滨海惊现三对双胞胎学霸,看看别人家孩

以上信息由每日新报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恶意抄袭者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高考,滨海新区双胞胎考生不少于5对,而其中还出现了3对考到分以上的“学霸级”双胞胎。当他们以相同的面孔出现在眼前,谈话间,他们一个讲述,一个倾听,又或者像是说相声一般轮番上阵将故事无缝对接,弄得你时常搞不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赶上他们调皮,再调换一下座位,就只能崩溃得拜托他们赶紧换回来……他们18年来从未分开过,却也将在今年9月尝试单飞,各奔前程,开启崭新的求学之路,拥有各自独立的人生轨迹。长得太像“跑圈”跑出经典笑话

任一飞(左)任一鸣(右)

哥哥任一鸣泰达一中理科理想志愿天津大学制药工程弟弟任一飞泰达一中理科理想志愿西南财经金融当两张相同的面孔同时坐在眼前时,记者不得不在心里一遍一遍提醒自己,左边是弟弟,右边是哥哥,说话时也必须看着他们,因为他们俩连声音都很像,丝毫不敢分神。起初,两个小伙子非常腼腆,不多时,弟弟调皮的一面便展现出来,不断地吐槽哥哥,讲述起他们18年生活的各种段子。“上课老师叫我们回答问题,经常看着我喊任一鸣,然后旁边的哥哥站起来了。”弟弟笑着说,后来只要有人喊他们倆其中一人的名字,俩人都会回头。妈妈回忆说,兄弟俩模样高度一致,特别是睡着的时候,连爸爸有时还会搞错。小时候,兄弟俩在被爷爷奶奶照顾的时,为了怕搞错,爷爷奶奶每天都要在小本子上记录下照顾日记,“老大喂奶了,老二洗完澡了……”生怕弄出老大多了吃一遍奶,老二还饿着的笑话。然而即便是这样,兄弟俩的笑话也足够经典,让妈妈时常拿出来跟亲朋分享。原来,小时候哥俩长的很胖,爸爸为了让他们减肥,就监督他们围着楼栋跑圈。当时弟弟在前面遥遥领先,哥哥在后面追,爸爸则押后监督。一个出来散步的阿姨先看到了弟弟,没走两步又看到了哥哥,不知情的她大惊:“这么快就跑完一圈啦!”为了担心哥俩贪玩手机,兄弟俩七八年来一直共用一个手机:“反正我们俩总是在一起。”最早的手机就是只能显示两行字的老人机,现在用的也是一个很老款的诺基亚手机。但这些依然不能阻止哥俩爱玩游戏。家里的WIFI在父母的卧室,与弟弟房间一墙之隔,可以接收到信号,而哥哥的房间则一点信号没有。一旦爸妈忘记将IPAD收走,哥俩就会偷偷的聚在弟弟房间一起睡,目的就是蹭网玩游戏或者看小说。

有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时刻陪着自己,这种亲密外人难以体会,也格外让人羡慕。高考的时候,老师特别交代考完试后,大家不要相互对答案,以免影响下一场考试。可是任一鸣、任一飞哥俩却是考一门对一门,却丝毫没有影响心情。哥哥说,弟弟比他聪明的多。而弟弟则认为自己学习不如哥哥来得踏实,所以哥哥成绩一直都保持平稳,而弟弟则是像过山车一样,可以从年级第2名掉到第70名。一旦考的好,立刻就会放松自己。爸爸早已看出了苗头,便定下了规矩,考到年级30名以内就可以玩游戏,否则就不让玩。这条规定对哥哥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力,但是弟弟却经常被罚,连累的哥哥也不能玩。

高考结束后,哥俩很快将拥有各自的手机,走进各自的校园,开始崭新的生活。学霸哥哥VS高情商弟弟宋金元(左)宋金宝(右)哥哥宋金元塘沽一中理科分理想志愿上海交大弟弟宋金宝塘沽一中理科分理想志愿华北电力这是一对最不像双胞胎的双胞胎,出生仅相差15分钟。异卵双胞胎让这对兄弟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除了相仿的背影,不论是相貌、性格,还是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哥哥说:“我们俩5岁前非常像,连我们自己看照片都分不清。但现在同学老师都不会认错我们”。性格外向的弟弟宋金宝是“新闻发言”人,他一句话说出了两人最大的区别:“我哥智商高,标准学霸。”而哥哥则立即补充:“他情商高,初高中都是班长。”弟弟一听咧嘴大笑:“家有学霸压力大!”从小哥哥就是一个很安静的孩子,特别是学习的时候,很够沉下心的学,成绩一直都很牛。亲朋同学也会拿哥俩的成绩差异说事儿,当时弟弟心里压力很大,幸好在人家的安慰下,很快就变成了“习惯”。可在高考前复习的时候,弟弟心里又难免大叹“不公平”了。原来学霸哥哥每天复习到10点就上床睡觉了,而弟弟复习到12点还在奋斗。更“可气”的是,两人共睡一个卧室,一张床,弟弟痛苦复习的时候,哥哥早已进入梦乡。幸好弟弟情商高心态好,抗住了压力。有时比宋金宝觉得自己比哥哥还像哥哥,一直以来哥哥只要一学习就很难被外界干扰。妈妈喊哥哥做家务的时候,哥哥也听不到,“我一看,那就我去干呗,后来就习惯了!”聊着聊着,哥哥也开始吐槽弟弟。原来自诩情商高的弟弟有时候干的事情,也让哥哥觉得“无力”。高考前,弟弟为了鼓励自己,也为了给哥哥加油,就弄了好多心灵鸡汤,门上、镜子上、床头、书桌贴得到处都是,“贴一两个还挺励志,贴那么多不仅没用,还挺傻!”但到了高考那天,兄弟俩不在一个考点,爸爸先送弟弟去塘沽13中考试,下车后,弟弟看着哥哥:“好好考!”哥哥给予同样的回复,一个眼神、一个心意便知道了对方的心意。看着眼前连衣服都不穿一样的双胞胎,难道就没有相似点吗?“有,我们生病总是一起!”弟弟笑着说,哥哥不爱运动生病总是他最先开始。就拿感冒这样病来说,不管弟弟如何吃药预防、隔离预防,都逃不掉“命运的安排”,没有一次例外地会跟哥哥一起生病。更加奇怪的是,哥哥沉稳不爱动,受伤的却总是他。弟弟透露,哥哥左胳膊上2岁时被烫伤留下了很大的伤疤,尽管连哥哥都不太记得了,但是弟弟却坚持自己记得,当时他也被吓哭了,而且感觉自己也很疼。这样的经历在哥哥右膝盖受伤缝针的时候,他又感受过一次。姐姐是他们兄弟俩最感谢的人。姐姐比他们大12岁,哥哥笑称:“姐姐名字叫宋金金,我们仨名字合起来就是金元宝。”长姐如母,从小姐姐不仅帮着妈妈照顾他们,后来的家长会,现在弟弟们高考志愿填报也都是姐姐帮着操持。如今已经是舅舅的他们,也经常带着姐姐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就像姐姐当年带着他们玩一样。关于未来,哥俩期待分开,“毕竟在一起那么久了。”但是,贴心的弟弟说,哥哥去上海,他就选择北京,离家近可以照顾父母。而将来,他们都希望能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高中毕业聚会他们要参加6次马良(左)马优(右)哥哥马优大港一中理科分理想志愿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弟弟马良大港一中理科分理想志愿南开大学物理如果两个相同面孔还不能搞晕你的话,那么当这俩个人默契到像是说相声一样,你一言我一语无缝对接讲故事的时候,你就彻底眼晕头晕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已经变成了智力题。哥哥马优说出了一个分辨他们的秘诀:“我弟弟这有一个痦子。”边说边指着自己的右脸,记者仔细一看,果然。接着弟弟说:“我们的身高体重也不一样,我瘦一点更高一点。”在采访的三对双胞胎中,都是兄弟,都是理科生,但这一对却是唯一一对高考成绩弟弟“逆袭”哥哥成功的。对此,哥哥却有点不好意,“其实弟弟成绩非常好,这次高考没有发挥好,不然我们的考分不可能这么接近。”原在,兄弟俩在高一的时候同班,高二的时候因为哥哥成绩的原因两人分班了,为了和弟弟在一个班并且进入到实验班,哥哥发奋学习,终于考进了实验班。对此次高考分数进行深入分析,便会明显看出兄弟俩不同的性格。哥哥自称很务实,虽然跟弟弟一样都喜欢物理和化学,但他认为自己还是以考试为重,将大多数的精力放在了应试上。而弟弟则喜欢挑战高难度,甚至不满足高中化学、物理的教材,提前把大学的课本都已经研究完了。在做题上,哥哥很细心,“我能保证我会做的都能作对,那些不会做的,能写到哪就写到哪”。弟弟完全不同,不仅喜欢高难度,还喜欢不走寻常路结题,一道难题可以想一个晚上,总是会想出不同的思路,并立即找老师求证。当他的方法被老师肯定了,就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就是这样的性子,哥哥在高考中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地结束了战斗。而弟弟则考的太过兴奋,尤其是自己最擅长的理综,他在高考中换了答题模式和思路,结局就是自己的总成绩比平时低了不少。眼前的两个18岁小伙都差不多1米85,但每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一堆东西,食堂饭卡、手机、钱、钥匙……理由就是他们不喜欢放进口袋,所以共同选择了这种方法。他们共用一个电话,钱也放在一起用,不分彼此。从小到大都穿着相同的衣服,衣服大小号也一样,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衣服可以随便穿,不用分是谁的。他们择友的标准也高度一致,哥哥的朋友很快也会成为弟弟的朋友,反之亦然。因此,在高考后的同学聚会里,一般人分别跟高三的同学和高一未分文理班时的同学一起聚两次就可以,而马优马良两兄弟因为高二不同班,加上都是对方班级的名誉成员,他们共需要参加6次聚会。同学会也都习惯了,兄弟二人“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模式。18年来,他们从未分开过,也没有太多想要分开的想法。马上要上不同的大学,他们也有兴趣尝试一下分开。可分开后的生活会什么样呢?然而因为长时间呆在一起,这样的问题在兄弟俩心中才刚刚萌芽,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反正都在天津,离得很近”,哥俩笑着说。

新报记者王祖凌

新报新媒体编辑的咦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一秒钟







































北京哪能治好女性白癜风
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xingtangren.com/bbfz/14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