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细微处的感动

今秋的一日,我与同事艾平走在奥地利萨尔斯堡的广场上,拿着照相机彼此拍照。这时候,一位金发女郎走到跟前,手比划着说什么,我们一句话也没有听懂,但我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想帮我们拍一张合照。我们当时求之不得。在异国他乡,留一张合影,多有意义呀。和那女郎挥手再见后,我的心一直感动着。女郎所付出的虽然是举手之劳,但释放出来的却是人类所共有的美好信息:人与人之间,就应该这样,于细微处,显示关怀。

留意身边的人和事,于细微处,常常就有令人感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单位的何大凡女士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精细,常常令我感动。比如吧,办公室的门顺手一拉,就可以上锁,可她总要用钥匙。我曾经以为她不懂,就告诉她没有必要用钥匙,她一笑,不解释,我行我素。后来我听见别人拉锁门时发出的那种声响,才明白了她的用心。

我所在的单位上班时间供应开水。一次,我发现何大凡只打了半瓶水,心里奇怪,就问她缘故,她说:“打少了,可以再打;打多了,喝不完,倒了可惜。”她虔诚地解释。一霎那,我的心里生出惭愧来。我每天都满打一壶水,喝不完的时候居多,何曾想到过倒掉剩余的水是一种浪费?

一日,天下大雨,几个同事想打电话请一家饭店把饭送到办公室来。何大凡说:“还是我们去饭店吧!送饭的总是那位小男孩,你看雨这么大,车这么多,路那么滑。”大家觉得有理。我们自己去,与人方便,自己也没有什么不便。

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我的邻居要淘汰一双还可以穿的鞋,他小心翼翼用塑料袋包好,放进了垃圾箱。我笑问他:“既然要扔,又何必包?”他慢腾腾说出一番道理。他说:“这双鞋好好的,我只觉得不合脚。扔了可惜,送人不好意思,送给捡破烂的,有施舍之嫌。我不如包好了,放进垃圾箱,得到的人岂不心安理得?”他说的淡淡的,到了我耳里,却似春雷一般。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倘都执著于细微,我们的生活岂不更加温馨?更加美好?

艺术简介

孔明,陕西蓝田人,中共党员。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同年被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历任青年读物编辑部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

至年任《经济新报》副总编辑。年转任《全唐五代诗》编辑室主任。陕西省作协理事。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以散文创作为主,发表作品近万字。出版有散文随笔集《说爱》、《谈情》、《红炉白雪》、《当下最美》等。

复兴文化传媒|思想·智慧·境界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是多少钱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xingtangren.com/bbfz/19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