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共享
农业大市场
加入农业大市场·和全国农业人交朋友
与巨人同行,与智者促膝。
眼瞅着就溜进了年,除了结交第一批“大农铁杆”外,大农的另一件“大事”也得抓紧干——“大农思享会”。
“大农思享会”既是农业交友会,也是头脑风暴会。大农圈里个个都是农业高手,如何把高手们的能量充分释放,让农人的智慧彼此启迪,这是“大农思享会”主题活动的策划初衷。
第一场“大农思享会”定于年1月9日举办。今天开始,大农的粉丝们(简称“农粉”)就可以报名参加这场活动。名额有限,先报先得!
主题背景
大农思享会
当下,两大严峻现实直逼中国农业:
一方面,粮食安全的“紧箍咒”念念不放,确保十三亿人口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不出问题是底线。农业如果失去产量,一切保障都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食品质量安全难博得信任,农药化肥滥用,农业面源污染,这已是不争的实事。农业如果失去质量,一切保障都聊无意义。
有没有一种模式或方法,既能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又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能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农资的使用,修复伤痕累累的土壤,保护脆弱的环境?
也许,从华夏农耕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从问题找答案:为何在地球高氧期,会有身躯庞大的恐龙,巨型动物和巨型植物比比皆是?(那时的“巨型”还真不是“转基因”的杰作!)
进一步推导,在地球环境的剧烈变化中,动物可以自由迁徙,趋利避害;但植物只能扎根原地,忍受煎熬。所以,能活下来的植物,都是历经磨难、物种进化的佼佼者。换句话说,今天的植物,它们体内一定有超越常态的、能抗旱抗涝、抗寒抗热的高品质基因。
只是,在现代农业的狂潮下,我们优良的设施大棚和泛滥的农药化肥让农作物“变懒”了!
中国农耕,除了借力现代农业科技外,还应当向国学精华“借”智慧农业。“中国农耕·国学里的智慧农业”——这,就是本次“大农思享会”的背景和主题。
时间:年1月9日
地点:西安市国际陆港假日酒店
主办单位云南生态农业研究所
“农业大市场”中科白癜风微博中科白癜风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xingtangren.com/bbfz/2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