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在张伯苓的盛邀之下,汤用彤来到南开大学任文科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汤一介先生的学生、助手,从事汤用彤先生研究多年的赵建永博士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有关传记多误以为汤用彤先生是1926年来到南开大学,但是根据他的研究,1925年暑假汤用彤先生就已经到了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文科学程纲要(1925—1926)》载,汤用彤1925年下学期已于南开哲学系开课他在南开所授‘西洋哲学史’的讲义封页上也亲手注明是1925年”1927年初,汤一介出生在天津,同年夏天,不满周岁的汤一介跟随父母离开天津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汤用彤和南开师生在西南联大再度相聚汤一介也进入重庆南开中学求学
日期:12月12日
缘由:傅莱是奥地利医生,有着&ldqu每日新报数字报o;天津白求恩”之称,此次其后人还重走了当年父辈走过的地方,包括天津的故居,傅莱与天津有着哪些关联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日期:12月12日
日期:9月26日
缘由:南开创始人张伯苓的低传弟子罗明錡去世
在南开大学期间,连任四届系学生会主席(每半年换一届)的罗老,对全系学生都谙熟于心,朝夕相处,既是同学又是至交十余年的南开求学生活,除了结交志同道合的好友,南开特有的教育方式也在罗老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罗老这些年一直帮忙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跟孩子们做些公益,宣传南开文化,每到周末罗老家中总是聚集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快毕业的、已经工作的、在北京打拼的……
“天津白求恩”傅每日新报数字版莱
在重庆南开中学,汤一介创办了《文拓》壁报并且正是在重庆南开中学求学期间,汤一介先生开始逐渐对人生的问题产生兴趣,这也成了他后来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子承父业走上哲学之路的主要原因2009年,应南开大学和老同学罗明錡之邀,汤一介回到了已经离开82年的南开校园当年跟随父亲离开南大校园时的汤一介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但再回故里,已经是一代国学大师在与南开师生的交流中,汤一介先生非常看重自己“南开校友”的身份汤一介先生在南开大学以《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为题,为师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演讲,而距离当年汤用彤先生进入南开大学任教已经过去了84年
傅莱原名理查德·施泰因,1920年2月11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普通天津每日新报地址职员家庭1935年傅莱加入奥共领导下的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他加入了奥地利共产党1938年12月,奥共地下党突然通知他必须在24小时内紧急转移他经瑞士到了意大利的热那亚港,“他要到东方去,到向往已久的中国去”
120年前篮球从津走向全国
地点:中原百货南开学校
12月8日,纪念篮球运动登陆中国天津120周年纪念活动在天津市少年宫(原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旧址)隆重举行此次纪念活动受到天津市体育局特别重视,并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篮协的大力支持,不仅想方设法邀请到两位中国男、女篮标志性人物姚明、郑海霞,而且还从北京请来了几位耄耋之年的中国篮球功勋泰斗,如张长禄、程世春等,共襄盛事1895年9月1日,美国人来会理博士决定将天津作为发展青年会的重每日新报数字报点地区12月8日,来会理在北洋医学堂又做了第二次讲演,并成立了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来会理和美国会员们专门表演了篮球游戏,成为篮球传入中国的最早标志当时中国人又称篮球为“筐球”
章钰生逢“三百年来未有之巨变”的近代中国,在居住津门近20年的时间里,章钰一边亲历军阀混战见证民生惶惶,一边“以教书谋食,以校书遣生”,主讲天津崇化学会,在乱世中为后人留下了《胡注资治通鉴》和《读书敏求记》等校书、手抄15000卷、3368部72787卷藏书、数千件金石拓本,已经成为如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苏州图书馆等多地图书馆的“国家级专藏”章钰自言在天津“以天津每日新报官网教书谋食,以校书遣生”,初来天津时,受聘做后来天津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张叔诚张家所办的家学教授1914年,袁世凯设立清史馆,数年中章钰还任纂修,负责忠义列传、艺文志的撰著而于天津,章钰在著名的天津崇化学会担任主讲,门下培育出了诸如龚望、郭霭春、石永茂、章邦宪等一大批中国文化、文史界的大家
近日,曾参加过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田径运动员、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西安体育学院教授郭洁因病去世在近代中国的奥运历程中,天津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早在1908年,著名的“奥运三问”就出现在南开学校的操场上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是天津青年会与天津私立中学、公立中学和普通中学举办的第六届田径运动会,操场上贴着“每日新报电子报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成绩优秀的运动队去奥运会?什么时候中国能邀请世界各国到北京来举行奥运会并替代在雅典举行?”的大字标语当晚,天津青年会代理总干事罗伯森利用投影机放映了刚刚从第四届伦敦奥运赛场拍回的照片
汤用彤、汤一介父子的南开情缘
1936柏林奥运会的天津记忆
缘由:章钰诞辰150周年
缘由:1895年12月,篮球传入天津成为篮球进入中国最早的标志
在河北区南普公园内,有一座“四当明霞殿”,是为纪念天津近代藏书家、校勘学家章钰章钰于1865年出生在苏州,而天津是章钰的第二故乡今年,时逢章钰先生150周年诞辰,天津问津书院曾隆重举办了章钰纪念学术讨论会
傅莱到天津后,先每日新报电子报后在德美医院、马大夫医院放射科、化验室任职德美医院位于现在河西区解放南路,后来为河西医院北院,如今辟为天津英迪格酒店1940年,傅莱通过保定的美国进步人士胡本德终于和中共北平地下党取得了联系由于有了医生的身份,傅莱被赋予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在医院行医的方便条件,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平西抗日根据地采购和运送部队急需的药品尽管傅莱在天津生活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不到两年,但“他不畏艰险和困难,承担了为抗日根据地运送药品等物资的重任,并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地点:天津南开中学,天津南开大学
日期:11月21日
地点:中山路一带,三马路,宇纬路的宇泰里,黄纬路的求是里,英租界三德里
本版整理新报记者每日新报数字报刊单炜炜彭辉陈玓怡吴非邵毅
罗明錡南开情结家国情怀
91岁高龄的远征军老战士,南开创始人张伯苓老校长的嫡传弟子罗明錡先生,今年11月14日下午,在天津家中逝世新报记者第一时间对话罗明錡先生家属,连线南开相关学者、教师、学生,听老先生的“南开”往事从重庆南开中学到天津南开大学,从参加远征军奔赴战场到辗转复学、任教,创办论坛、资助学生,家族中18人就读南开,耄耋之年仍活跃于校友会一线,罗老的身上镌刻着深深的“南开”烙印,即使中间分离几十年,他和“南开”仍然有着不解情缘
“近代中国看天津,近代体育同样看天津”参与此次纪念活动筹备工作的天津日报社每日新报官网原体育记者老前辈白金贵先生介绍,中国篮球从天津起步走向全国,新中国成立后,天津篮球更是打遍全国无敌手那时候还不叫国家队,叫体训班,足球、篮球、排球、体操、游泳等运动项目的体训班都放在天津,运动员宿舍分别设在重庆道100号等三个地方,距离民园体育场很近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上述运动项目的国家队才陆续迁到北京所以,天津也是新中国体育的摇篮
中国第一个奥运纪念品也在1936年诞生,是由天津中原百货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合作推出的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奥运五环留声机目前发现的唯一实物收藏在广西柳州的收藏家王彬手中
缘由:今年中下旬,国学大师汤一介的遗稿《我们三代人》出版汤一介的父亲汤用彤曾在南开大学任教,汤一介本人也曾就读于重庆南开每日新报电子版在线中学
地点:南开大学
章钰津门廿年的“书家”传奇
日期:11月21日
地点:云南路48号、天津英迪格酒店(河西区解放南路314号,解放南路与琼州岛交口)
缘由:曾参加过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郭洁去世
日期:12月19日
地点:天津市少年宫
参赛运动员及国术表演队员中一共有“六个半”天津人,其中6名男性参加的比赛项目预赛就被淘汰,“半个”天津人——傅淑云的国术表演则轰动了柏林贵州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常见因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xingtangren.com/bbfz/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