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寻一份报纸

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早晨送孩子去画画儿的路上,孩子说收到老师的消息,今天的《每日新报》报道了她们几个小伙伴儿绘本儿出版的事儿。等把她送到了,我停好车,细细看了一下《原创绘本正式集结出版》的报道“天津小孩赵艾桐,一把剪刀,创意无限,年,她和小伙伴一起亲手制作剪纸作品,以喜庆的颜色、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吉祥图案,作为礼物送给来津参加达沃斯论坛的各国嘉宾。这一次,她用剪纸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家”的故事,从小到大的美好时光,总有家人的陪伴,用剪纸定格的点滴瞬间充满了感动与温暖,剪纸形式的绘本儿也更有新意。”看到这儿,决定要去买份报纸留作纪念,也是成长的记忆。

买报纸这件事儿,现在在城市里并不容易做到,以前路边常见的书报亭,现在似乎和电话亭一样,在城市中消失了。我先让住在市中心的同事帮我看看,是否还找得到报刊亭,买一下报纸,但从同事发来的图片看,这些虽然尚存的报刊亭,已经不再经营了。我又按照电子版报纸上的电话给每日新报集团办公室的电话,拨过去询问哪里有卖报纸的,接电话的人告诉我买不到,需要到邮局订阅全年的才可以,我说我只需要当天的报纸,对方说那你也到邮局问问吧。挂了电话,上网搜索我所在的城市每日新报可以哪里买到,跳出来的链接有一个网页列出了多个每日新报发行处,但并没有电话提供,打,也并没有查到。看似万能的网络,似乎在这一刻,当我需要一份纸质版的报纸时,却无法提供我切实有效的线索了。

想起三年前,女儿在达沃斯论坛的报道见报之后,我曾经在南楼儿大沽南路上找到过报亭,买到了那一日的报纸,决定再去那儿碰碰运气。

骑行在路上,努力在记忆深处寻找哪个路口或者哪个公交站附近,曾经有过报刊亭,但一路骑行途中见到的一个个亭子,都是“公众”的停车收费亭,路过邮局,进去询问了下邮局工作人员是否知道哪里能够买到报纸,但见他们的制服,似乎还是多年前淡蓝色的衬衫,布局也似乎多年未变,仿佛有种穿越的感觉。有人告诉我得去找报刊亭,邮局没有,而且这些年,邮局也几乎没有订阅每日新报的业务了。

继续向前行,经过日报大厦,到了南楼的路口,三年前的报亭还在,老板娘正准备关门,正面的报刊亭还挂着基本为数不多的些诸如《读者》类的杂志,经营范围的广告字和铭牌占据了向街和向步道的三个方向的“版面”,中国邮政的牌子还挂在亭子上,但也没有太醒目了,不仔细辨认,都几乎看不出来。饮料、香烟的大红字,占据了两扇门上的玻璃,免押金使用充电宝的业务应该是近几年才有的业务,城市文明的广告宣传似乎占了最大的“版面”......以前报刊亭营业时,基本都从亭子里再延伸出一块板子,扩大范围,打开的窗子上也挂的都是各种门类的报纸、杂志,如今光景不再,也不知这个亭子还会存在多久:

听我询问每日新报,老板娘告诉我一份报纸都没得卖,早就不卖报纸了。我又问她是否知道哪里可以买到,她指着日报大厦说,去日报大厦问问吧。

这也正是我打算做的。往常无论从小围堤道还是大沽南路经过日报大厦,都没有注意过这楼进出的门在哪,我决定绕一圈看看,先从小围堤道的公交车站附近的门口看看,是否能找个门卫问问。等我走近一看,大门上都缠上了防止人翻越进入的铁丝网,网是挺新的,闪亮闪亮的,没有一点锈迹,两侧的玻璃墙上,挂着每日新报和天津日报的大红标牌,

下面的玻璃墙有的玻璃已经破损,里面的支架看起来倒是生了锈,看起来完全是一幅破败的样子,

而出乎我意料的是玻璃墙里的地上,我分明看到了种植了一长条的西红柿、南瓜和丝瓜,南瓜和丝瓜都爬了蔓,已有花开,西红柿有红有绿,仿佛收成还不错,难道玻璃墙改成了温室?

确定门卫室空无一人,我决定绕到大沽南路上再看看,绕过来发现大门和小围堤道上的基本一样,缠满了铁丝网:

向阳的南瓜长势更好:

注意到玻璃墙大字之下,有遗失广告刊登登记的提示牌,寻思莫不是登遗失广告已经成了新报的主营业务?顺着指示继续前行,发现了一个小门,闪着一个小缝儿,但“分类遗失公告”刊登出的字样可是不小:

敲门进去询问哪里可以买到每日新报?里面坐的工作人员很警觉,问我要干什么?我马上解释说今天的报纸有关于孩子的报道,想买几份留存。听了我的解释,那工作人员起身过来,从桌子上拿起一份今天的新报,开始翻找,哪一版是我说的,从他翻阅的版面中,我一下瞥见了孩子们的照片,当即表示,没错,就是这一期,“一块”,工作人员给我出示了收款码,顺带给别的孩子也每人买了一份。谢过他出来,又联系别的孩子家长,问一份够不够,没有得到及时回复之时,那工作人员又出门来,跟我说,过了今天可就买不到今天的报纸了,你还要不要多买几份?那干脆每个孩子来两份算了。把十多份报纸拿到手,熟悉而久违的油墨味儿,在阳光下扑鼻而来,觉得自己就像个卖报纸的了,不觉一笑。

往回骑的路上,不禁感慨,城市就这样慢慢地变化着,让我们这些生活于其中的人,几乎感觉不到什么,但突然有这么一日,某个契机之下,需要我们回溯一段时光时,就像我穿行在城市的街道中,寻找一份有着油墨味的报纸时,才蓦然发现,原来城市已经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换了容颜,就和我们脸上的皱纹,变化的体态,一样一样的,因为城市也是有生命力的存在......

END

《美好时光》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

剪出来的美好时光

达沃斯的铿锵三人行

Tan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fz/25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