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每日新报新教育周刊」可快速 调查发现,像这位老师反映的老师“跨界”现象并非个例。简单来说,小学老师产生“跨界”大致可分为以下原因:由于产假、生病人员密集造成人手不够;老师转岗转校后,接收学校暂时不存在原来科目的空缺岗位,此外,还有老师由于身体等个人原因,从主科调整至美术、劳技等副科。
“虽然这种现象存在,但是比例并不高。”采访中,一位小学校长直言,任何企业都会存在人员的岗位流动,这也司空见惯,其实与之相比,小学老师这种学科“跨界”比例小得多,稳定度相对而言要高很多。
语文课上能学数学,画画的时候能写诗
外地小学:“全科老师”、“包班制”已成试点
一提到这种学科“跨界”,我们的第一印象大多是农村小学:一个教师要带好几门课程,同时因为专职教师的缺乏,有的老师除了带语数双学科,还要兼任音体美等课程。
记者了解到,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师资的要求,学科“跨界”其实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的探索方向。去年,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其中“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目标就是培养热爱小学教育、综合素质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一专多能型”高素质新师资,培养以本科层次为主。根据此精神,外地一些小学也开始进行了探索。
去年秋天,一种低年级“包班制”教学开始在深圳几所小学进行试点。所谓“包班制”,简单来说就是由一至两名老师负责全班教学任务。语文和美术一起学、学音乐的同时认识数字……上个月开学,江苏省也有小学开始启动“全科教师”试点,推行“包班制”模式。而作为小学老师的培养基地,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也入选了江苏省教育厅“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
探访
“全科老师”如何培养,又该如何教课?
昆山华东康桥国际学校目前在1至4年级实行“全科教学”教学方式。据该校教务处张主任介绍,“全科教学”在该校体现为班级导师制:每个班配有一个导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以及生活学科,而其他诸如自然、体育、美术等副科,有科任老师负责。作为班级导师,不仅需要更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家的概念。“导师能够长时间地陪伴学生,从而通过言教和身教影响孩子的生活态度以及人格的塑造,对一个班学生的 在南京晓庄学院招生网站上,记者也看到了该校对小学教育专业新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了重新打造:大一新生入校后不分专业,按“小学教育文科”和“小学教育理科”大类招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们再确定专业方向。一个学期结束后,学院还将从新生中遴选一部分进入“卓培班”,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毕业生将具备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教学能力。
全科老师你支持吗?支持:
老师综合素质提高了
便于因材施教
“其实很多年前中学老师就是这个培养方式,不仅重视语文数学专业,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培养都很重要。老师毕业以后,教什么学科都可以。因此老师的全面素质是培养得比较好的。”提到“全科老师”,不少小学校长表示了期待。他们认为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老师们的综合素质,而且如果实施“包班制”,老师更能了解每个孩子的优缺点,利于因材施教。
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心王虹翔主任认为,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不同学科之间关联度其实非常高,区分别并没有特别明显,这也为‘全科老师’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格外需要保护和正确引导。如果学古诗时有国画等美术知识穿插其中,学数学的时候又能融会贯通一些人生哲理,其实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很有好处。”
反对:
担任一科压力已很大,
全科老师不敢想象
“现在大部分小学一个班就四五十人,对一个班主任来说,既要教课又要照顾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已经吃不消,如果成为‘全科老师’,压力真的不敢想象!”采访中,不少一线老师这样告诉记者,现在家长对教育 走访中,记者也听到了来自家长们的一些声音:“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如果一直是同一个老师,这对老师不喜欢的学生和不喜欢这个老师的孩子显然不公平。”此外还有家长认为,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接触不同的老师,可以让孩子的知识结构更为多元。
“全科教师”资格认定要跟上如今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细分到科目,共有8个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社会。学生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时必须选填一个科目,不同的科目要求不一样。比如语文学科要求老师的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不达标的人不能报考语文学科。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参加教师入编考试,只能填报一个科目,且必须与教师资格证一致。
如果推行“全科老师”,教师资格又该如何认定?记者发现,这也是“全科教师”能够顺利推行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这里,读懂天津教育!
■扎根天津教育新闻15年,我们更专业
■本地动态实时追踪,国内外资讯全景呈现
■小升初改革、中高考优秀生、大学志愿填报、家长育儿指南……为您提供度全程服务。
■提供学校品牌输出整合方案
诊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