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a_4890059.html
?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Money)报道,瑞银(UBS)周四发布一份的报告,该报告针对全球71个城市的收入和iPhone售价进行了统计,然后计算出购买一部iPhone所需要的工作时间。
今年的榜单显示,要购买一部iPhone,瑞士苏黎世的居民所需要工作的时间最短,只需要21小时。中国最靠前的是香港,仅需51.9小时,上海居民以需工作.8小时排在其后。
然而,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嘛?这仅仅是每座城市的平均工资,作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累”的媒体人,在平均工资上是严重给祖国拖后腿的!!!
1媒体人收入知多少?
来源:网络
1网媒四大门户,正常应届本科生,税前-,补贴多,三班补贴大概多还是(刚来,见习期,不太清楚)。年底双薪,加上季度奖。一年大概9w左右吧。承诺转正后有10%-30%的工资提升。这是第一年的情况。成长情况就不清楚了。
关于四大门户员工跳槽,有句话形容的很恰当很幽默:搜狐跳槽的去了网易,网易跳槽的去了新浪,新浪跳槽的又去了搜狐,但是最后,大家都去了腾讯。
因为腾讯有钱人啊,待遇好啊。干到成家立业生孩子的员工都一大堆。一个师姐不久前跳槽过去,说待遇确实比其他门户好很多。据说腾讯员工组建的QQ群,都是“前网易员工群”“前搜狐员工群”“前新浪员工群”。
2电视媒体之前在华中某省级电视台工作,台聘,试干一个月,太累了(木有周末,曾经连续34个小时干活),拒了去了北京。据说一年有10w-13w。不过是该省最赚钱的一个频道的一个收视率最高的民生新闻栏目。
现在在南方某省级电视台全职,收入全看干活多少。组里有近一半人是要申报个税的(账面年入超12w)。通常除却各种乱七八糟的收入,每个月绩效————0的波动,看收视率和自己干活多少而定。
公积金(个人交,台交)。
最近年终奖涨了,差不多4万块吧。可能你已经猜出来我是哪个电视台的了。
但是,电视台内部,不同部门,不同频道,不同栏目组,不同的用工方式,待遇相差可能非常的大。各个栏目组更像是一个个的子公司,完全独立作业,独立的经费。电视台的收视率可以精确的统计出来,哪栏目组收视高,广告多,赚钱多,一目了然的事情。员工是和台签约(台聘,最高用工模式),还是和频道签约,还是和栏目组签约,还是什么都不签,做片子拿稿费的黑工,待遇都是不同的。不说别的,如果不是台聘,一年两万多的住房公积金和4万的年终奖你就没有,还有什么保险啊,就看栏目组是否财大气粗能帮你把福利搞到位了。
不同栏目组的工作强度也千差万别。做日播新闻的跟报纸差不多,每天出去跑,周末要轮休。做专题片的就不用了,虽然工作量差不多,但是时间很自由,周末也有保障。做什么大型栏目的,就跟电视剧剧组差不多。
3纸媒室友1,京华时报,社会新闻,每天跑到死的那种。月入超1w很正常。多跑多得。上个月那室友表示不想干了,歇一个月,没怎么干活,拿了三千稿费。
室友2,中国青年报,稿费不能想象的低。千字一百。不过各种收入加在一起(各种报销啊什么的),-0.各种过节费啥的福利不少。但是人家解决北京户口啊,泥马毁约是要赔偿25万的啊有木有。
4电台这个没有亲身经历。但是总体来说,和电视台差不多。不同栏目相差很大。但是我看他们开的车,不如电视台员工的好。
由于涉世未深,各种灰色收入尚不明了。(神马是红包,神马是私活,神马是挂职自己开公司)不明白为什么很多老同事可以开着宝马跑车来上班的。
2有的朋友可能觉得上面的收入也算中等啦,没有想象中那么苦逼。那么小财女再带大家来看份年《21世纪人才报》出版的有关媒体人收入调查报道。
12年前,媒体人的收入是这样的:
1、北京
在北京的主流媒体中,大多数记者编辑的底薪收入每月在到元。有少部分较低的也在每月元左右。而高的例如副总编一级,其月薪则在每月0元左右。而普通的媒体,记者编辑的收入通常在每月-元左右,编辑则在每月-元左右,也有一些行业媒体,记者编辑的底薪也就每月多元。通常编辑记者们的主要收入是工资+稿费。当然在媒体圈里还有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但凡发布会、厂商说明会等等大小会议,跑会记者们少则元多则元的“车马费”是不可少的。这一块对很多记者来说可是一大笔收入。因此目前媒体圈中收入较高的是跑IT、房产、汽车这些口子的记者。不少记者每个月跑会的收入就能跟工资收入持平。而稿费通常是按字数算,也有按等级算的,按字算的稿费在60-每千字不等。一位在财经媒体做了5年的记者说,他们单位给记者的底薪不高,也就元,编辑是1元。编辑部主任的工资是左右,大家都可以写稿子,一样算稿费。稿费平均元一千字。但是做得好的编辑一个月的收入连带稿费能拿到0元,做得好的记者一个月的收入也可以到达-元。
2、上海
相对于广州和北京,上海的平面媒体收入整体水平并不高。2年之前,上海媒体非常平静,采编人员薪水也较稳定而少波澜。年始,随着《外滩画报》、《东方早报》的相继亮相,《上海青年报》的强势改版,一些跨地域性报刊的酝酿,全国优秀媒体人不断蜂拥而至上海。南方报业的渗入和民营资本大手笔投资,上海媒体人收入也悄悄发生变化。《解放日报》、《文汇报》作为党报,采编人员收入都比较稳定,且保持中上水平。《新民晚报》、《新闻晨报》基础雄厚,效益持续良好。《新闻晨报》一般编辑月收入为多,一个跑线记者月收入可达到元,《新民晚报》记者月收入则可高达上万,并且人数不少。记者收入的多少,跟所跑条线关系很大,这关系到出稿量和稿件分量,稿费直接影响到记者的收入。新兴的几家媒体,如《东方早报》记者干得很好的可拿到到0,《外滩画报》一般在五六千左右。几家主要媒体之外,还有《新闻午报》、《上海侨报》、《上海经济报》、《上海商报》等二线媒体,收入稍低些,一般也在到之间。上海媒体还有一个特色,即时尚类媒体较多。时尚类报纸《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一周》、《上海星期三》等记者编辑月收入在到左右,其中又以《申江服务导报》为高。另外还有一些时尚期刊如《上海服饰》、《大众电视》等。
3、西安
西安的主流媒体,其从业人员工资与当地整体工资水平相比较而言应该是不错的。据记者了解,其收入大致排序依次为《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其中《华商报》一个记者的工资可以拿到多块钱。优秀记者工资达到元也是大有人在。与此相比,《西安晚报》记者的工资则有所不及,但总体上还是相差不大。《西安晚报》一名组版编辑告诉记者,他一个月的工资要比他们本报记者低一些,一般就是1到2之间,记者则比其高。至于《三秦都市报》,总体水平还是可以的。但是内部差距较大,一些优秀记者一个月可以拿到多元,最低的也只元左右。除上述几家市民类媒体从业人员工资独占鳌头外,其他诸如《今早报》、《西安商报》、《经济新报》、《美报》等市民类都市报,其工资水平线大抵相当,一般就是-之间,至于管理人员,则相对高一些。在党报之中,《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记者的工资最低也在元以上。报纸之外,西安的杂志类媒体也不少,但效益却没有报纸火,其从业者工资收入大多在-多元之间,个别杂志的从业者的工资水平也可以达多元。
年创刊的《女友》可以说是西安本土杂志的骄傲,其编采人员工资水平在当地期刊类媒体算比较高了。
4、重庆
目前重庆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参差不一,相互间差距较大。以重庆势力最强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例:以前记者的收入主要由固定工资、效益工资和各种福利组成,每月的收入保持在元左右。但随着改革的进行,各种福利被“并”入到效益中,收入猛降,且相互间差距明显,高的能拿到元以上,低的还不到元,而整体在3元的水平,这是集团三家主要报纸,即《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和《重庆晨报》记者的收入,集团其他报纸则还要低一些。重庆还有一家强势媒体集团,即《电脑报》媒体集团。《电脑报》的编辑记者收入在本地媒体中也算可观。其旗下共有十余家子媒体,各媒体收入之间也有一定差距。
各位朋友,对比下你们的现在工资,有什么感想嘛?12年内,房价涨了N倍,猪肉价格从1位数变成2位数,以前5毛钱还能买一个冰棍,现在却只能买一个塑料袋。物价疯涨的大环境下,媒体人,你的工资涨了多少呢?
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改行是来不及了。想到这里,小财女放下了手中的酸奶,决定还是默默加班去了......
--------------------------
↑↑↑上图是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APP的下载链接,扫码后自动跳转到下载页面,之后可参加注册。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是国内唯一一款记者APP。提供重大新闻滚动发布和个性化弹出提醒。
注册前请联系蓝鲸小秘书索要邀请码,,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nr/2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