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mrxb/2015-06/19/content_.htm
昨天,另一条名为“支持判处人贩子死刑”的建议帖也在微信朋友圈内引起疯狂转发,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这个建议帖其实是为某婚恋网站做的一次品牌宣传
策划“近视眼”后果很严重
由此不难看出,隐藏在谣言背后的是一条完整的商业运作产业链,其目的无非是赚取利益
那么这条建议帖究竟让这个婚恋网站增加了多少用户呢?换句话说,制作此建议帖的企业或者个人收益了多少呢?有内部人士指出,平均每100万人进行转发,就会产生12.5万元的收益,此贴发出不久,便有80余万人进行了转发昨天,该婚恋网站发表声明,承认借此次热点事件进行营销每日新报官网的事实,并表示这是“个别员工因为自身对话题的热忱,未经批准擅自启动了营销行为”
在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系系主任马向阳副教授看来,企业不能只看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本身的社会责任,“这类谣言利用的是人们的同情心,从这一点上来讲是很不道德的”企业要竞争,就离不开营销和炒作,炒作是个中性词,就看策划者怎么用
民警介绍,曾某某大学毕业,今年30岁,五年前她到妈妈网工作,在妈妈网算是资深编辑曾某某所在的单位共有6名编辑,发布该组信息当天曾某某值班,她从网上截取了11个“天津抢孩子高发地点”,组合编辑、发布后发现点击率还不小
“天津妈妈网”编辑被拘10天
近日,微信朋友圈突然开始流传本市“偷抢孩子”的消息前天中午,“天津妈妈网”将各每日新报官网种谣言汇总后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并被迅速转发,昨天下午,本市警方发布消息,事件直接责任人——该网站编辑曾某某,女,30岁,被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记者调查发现,转发的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人贩子恨之入骨,遇到这类信息就会情绪激动、转发之前完全不去核实,而是义愤填膺匆忙转发,转发时还会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人贩子的憎恨另一类人是将此事变成一个吸引眼球的噱头,用转发来推动自己的自媒体或网站
新报记者 宫伟 张艳 张家民 张雪飞 制图 苑靖
营销行为被网友戳穿了,大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企业此举也许在短期内会获得成功,可是人们醒过味儿来之后只会有被利用的恼怒奉劝企业慎用“耍网友博眼球”式营销,自己不爱惜羽毛,别人拿一每日新报热线电话把鸡毛掸子来粘上都没用
朋友圈疯转隐藏利益链
意在营销!
借谣生利!
谁在转发?
(学生编辑 杨呈祥)
前天晚上,“天津妈妈网”负责人被公安机关依法传唤昨天下午,记者再次采访警方时获悉,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天津妈妈网”网站值班责任编辑曾某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马向阳认为,炒作也叫事件营销,分为两种,借势和造势当年沸沸扬扬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就是某游戏公司造势的成功案例,但“人贩子全判死刑”事件中的某婚恋网站,借势就借得不地道,“这个营销方案的策划人是个‘近视眼’,只看到了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而对于企业的长远形象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利的”马副教授说,“当我知道这是个营销行为之后,这家每日新报广告部电话公司在我心里的印象一落千丈”
据悉,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的案底,但是,被行政拘留的记录在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应当是可以查到的行政拘留的处罚也将直接对被处理人员今后的工作、生活,比如考公务员、出国等,会有负面影响
专家观点
有调查显示,利用微信公众号传谣已呈现公司化运作趋势,背后则清晰呈现出一条各家微信运营公司借谣生利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一些营销类公众号将谣言进行本地化加工,赚取网友关注度,提升自身粉丝量,进而提升广告收益
2015-06-19 点击次数:
也是在昨天,许多人的朋友圈都在传递一条“支持判处人贩子死刑”的建议帖,经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建议帖竟是某营销网站精心策划的一次品牌宣传在这条消息的最下方有一个推广链每日新报刊登广告接:感谢某网站友情支持点开此链接就会跳转到某婚恋网站的注册页面,每增加一个注册用户,该网站都会为此付费换句话说,这是该网站的一次“花钱买用户”的商业行为,是一次靠曝光率来增加注册用户的营销策划,而被利用的则是人们的同情心
效果好吗?
那么,又是谁在制造这些谣言,谣言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关系呢?
首页>媒体
每日新报:转发有“风险” 当心被消费
《每日新报》 2015年6月19日 第6版
起初,被警方传唤的曾某某并不认为此事有多么严重,还觉得这个题材是出于好心为有孩子的妈妈们提个醒本以为这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好题材,可没想到却惹祸上身现在的她也很后悔一个劲儿掉眼泪
这种谣言之所以如此有“市场”,尤其是在一些年轻妈妈中间传播,不外天津每日新报乎是利用了这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无私关爱以及对人贩子的痛恨,所以很大一部分人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出于提醒、关心等进行了快速转发,以致对这类谣言进行了不自觉的传播
“支持判人贩死刑”建议帖引热议
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