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7时30分,迎来“大暑”节气
大!暑!
一年中最热的时刻来了!
气象局网站消息23日20时至24日20时,四川盆地西部、青海东部、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中北部、山西西部、河北中部、天津、辽宁东部、吉林北部、黑龙江大部以及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新疆北疆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盆地西部、甘肃陇中地区、陕西北部、黑龙江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50~7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度时为“大暑”,它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令。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天天津午后的最高气温已经在33℃上下,空气湿度高达50%以上,大港、静海地区的空气湿度69%,但是由于大暴雨过后,水汽疏散不出去,津城已经变成了“蒸笼”。
刚刚结束“看海”模式,进入“大暑”后的第一个周末,“桑拿”天气开启了,周六,白天到夜间,多云,风力微弱,最高气温34℃,清晨的最低气温也有27℃左右;周日,多云转阴有雷阵雨,风力微弱,气温仍然在24℃至34℃之间。
有关大暑节气的关键词,你了解吗?
关键词1
高温酷热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
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关键词2
伏旱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噢。
关键词3
汛期
大暑是“七下八上”北方汛期的关键期,所谓“七下八上”是指7月下旬和8月上旬,天津在此期间的暴雨天气相对集中。所以,“七下八上”也就成为防汛关键期的代名词了。
这期间,北方地区时常湿热难当,只有当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或东部海上输送来的暖湿气流配合默契时,出现一两场像样的暴雨,才可一解暑气。
关于“桑拿天”的几个真相(图片源自中国气象局网站)
大暑时节吃什么?怎么吃呢?小编送来大暑的养生吃法,既消暑且不失健康。
和风秋葵
秋葵,是盛夏的好食材,它被认为是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
秋葵的粘性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对关节也有润滑作用,秋葵可凉拌、可炒,也可煮汤。
家里凉拌最简单了,将秋葵入水汆一下,配上自己喜爱的调味,即可享用。
姜汁西瓜饮
西瓜,是男女老少的夏日最爱。西瓜性凉,不可贪食,但咱们还是放不下它,如何是好?
送上一杯姜汁西瓜饮,用生姜汁调和西瓜的寒性,甜中带着姜的辛辣,选嫩姜更好,几乎感觉不到姜的辣味。
做法简单,打新鲜的西瓜汁时,加入一块生姜片即可。
腌嫩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嫩姜在这个季节上市。大自然对我们很好,盛夏体热皆散于体表,肠胃其实虚寒,这时节正需要嫩姜。
嫩姜可以切丝炒菜、拌菜,因为嫩和甜,不爱吃姜的小主也能吃下嫩姜丝。
做法:
1、将嫩生姜冼净,晾干后切成薄片,放入大盆中加入盐,腌制4小时。
2、熬制糖醋汁:取锅,加入冰糖和白醋(比例2:1),小火熬至糖融化,放凉。再加入等量白醋,搅匀备用。
3、腌制的姜片会出水,把姜片挤干后放入干净容器中,倒入晾凉的糖醋汁,用勺子压实姜片,糖醋汁的量以刚没过姜片为宜。玻璃容器加盖密封,2天之后就可以吃了,一星期后味道更佳。(可多做些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2个月。)
消暑的三豆粥
盛夏爱煮绿豆粥,除了绿豆外,还可以再加入一些黑豆和赤小豆,这样就成了“三豆粥”,功效更甚,且不用担心绿豆的寒凉。
三豆粥是从扁鹊的“三豆饮”演变来的。“三豆饮”是中医中一道著名的处方,黑豆、绿豆、赤小豆皆有祛湿利水、清热解毒的功效凉。
对于夏季深受热邪、湿邪困扰的人来说,非常合适。如果不喜欢喝粥,也可以磨成豆浆喝,效果是一样的。
祛湿水
暑期湿度大,体内的湿气也随之累积,大暑宜祛湿。
薏米的祛湿功效,大家都很熟悉。让人担心的是,薏米性微寒,不宜多食。今天推荐的是不寒凉的祛湿薏米水。
将薏米放热锅里翻炒,炒至有点微微的焦,晾凉后装密封的容器中,经常取一些泡水喝。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那么,这么热的天气,可能会使人出现口渴、头晕、胸闷等中暑症状。
怎样判断中暑了?中暑了怎么办?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1---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如果发现先兆中暑,要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和盐分,症状在短时间内可消失。
2---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了会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轻症中暑的患者在短暂休息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3---重症中暑症状: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对重症中暑病人抢救的关键是降温,可采用冰水、井水、酒精擦洗全身或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等措施,努力使体温回降,医院急救。
这个时节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心气易亏耗,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易生疰夏、中暑等病。那么大暑节气养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项。
1忌大量饮水、进补、生冷瓜果和油腻食物体质差的人容易夏天脾胃虚弱,一次性饮用大量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过度进补、食用生冷水果和油腻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2睡眠充足、调养心神大暑时节,人们情绪容易烦躁,激动,喜欢乱发脾气,心情不好,应注意进行日常自我调节。“调息静心,长如兆雪在心。”是古代夏季养生的原则。日常生活中,切忌过于激动、急躁愤怒。在大暑之日,可敛息涵养心神,压抑心火,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
3清热解毒,可食苦味对于湿热、痰多的人来说,大暑养生重在“清”。大暑炎热,身体代谢旺盛,最适宜排热毒。平素阴虚、湿热、痰湿的人往往发热心烦,口渴起痘。这时候要多食苦味,苦瓜、苦菜、莴笋、油麦菜等。如果没有食欲,多以醋佐餐,能生津、开胃、行气,醋泡生姜、醋泡黑豆、白醋浸时蔬等等。
所以在大暑时节,虽气候炎热也不可一直呆在空调间中,要趁新陈代谢旺盛之时及时排出身体毒素,不让热毒滞留体内。除了食苦排毒,盘龙云海排毒养颜,精选云南等地名贵道药材,组方优异,共奏排、解、调、补四大功效,有益气活血、通便排毒的作用,适用于因热毒所致的便秘、痤疮、颜面色斑等症状。
新报记者梁爽
新媒体编辑马雨彤万力闻
想健康平稳度过大暑这一节气的小伙伴点个大拇指!
新报精华文章导读全城热图,天津的雨已经下成这样了!是的,哏儿都人民又开始了……
定了!未来5年,你的养老、工资、医保将发生这些变化
是谁这么残忍!小猫被切掉大半张脸,被救后坚强活着
每日新报公众平台
我们了解天津这座城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一秒钟北京哪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rc/1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