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寒冷
叫侵皮刺骨
今早7点,雨雪交加,天色昏暗。新报记者和环卫师傅徐文华一起,体验了今冬首场雨雪天气的清扫作业。从河北区永乐桥向中山路方向清除路面上的雪水和部分地方出现的薄冰。
“这下的是冰碴儿吧,好密啊。”大风裹挟着雨夹杂着雪花和细密的冰粒儿,这种“混合物”远比雨或雪要沉重冰冷,打了没一会儿,记者就要握不住手里的雨伞了。徐师傅忙着用手里的大扫帚推着地上的雪水边说:“你快自己打着吧,我们习惯了,不要紧的。”
徐文华年就到了天津,经历过很多大风雨、大雪天气。对今天这样的环境,他点评道:“与路面积雪相比,今天别有一种难度。站到高的地方,别弄湿鞋,这水里都是冰碴子。”话虽这么说,他自己却趟着冰水前行,而他穿的不过就是最普通的胶鞋,这会儿早沾满了泥水和落叶,工作服的裤腿也湿了大半。曾有一次下大雨,鞋破了,他就光着脚一路扫了下去,脚上划了口子,干活时都没感觉到疼。
来天津27年,每当预报说有恶劣天气的时候,徐文华都会失眠。昨夜他都是合衣躺在床上,随时准备奔赴清雪一线。凌晨时分,他从家里抓了个馒头,灌了一杯热水就冲进雨雪中。
作为河北区环卫局一所扫道检查员,其实上过早班就可以回家休息,跟徐师傅他们工作两个小时,记者也已冻得不行,可徐师傅却要开始第二遍清扫,在这样的天气里,他们要一直忙碌到夜里。用河北区环卫局张广余书记的话说:“对于环卫人来说,雪情就是命令,越是恶劣天气越要起得早,跑得快。从昨晚接到指挥部的通知,我们所有开机扫车的环卫工人都没有回家,住在单位里,随时准备着降雪后装上盐水就上路。所有的扫道工人,不分早班、晚班,全都是凌晨到岗,上路作业。”
有种寒冷
叫冻得麻木
为了保障雨雪天气的路面行车安全,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就在今天,交管部门名“小黄人”在路上……
津城初雪、降雨、降温,交管部门启动一级预案,多名交警身穿黄色高反光服装上路指挥交通。从21日上午情况看,天津道路通行情况整体平稳。
在台儿庄路开封道执勤的马警官家住红桥区,所以他早上6点多就从家出门上班了,不到7点就已经站在了执勤路口。因为下雨路面湿滑,路面上的不少车都主动减慢了速度,到了8点左右还有渐大的趋势,很多路人的伞都被风掀翻。
记者站在执勤点,尽管已经穿着防寒服和雪地鞋还是瑟瑟发抖,而马警官饿着肚子,在风雨交加中已经连续站岗近2个小时,警用皮鞋已经湿透,白手套也湿透了,湿漉漉地套在他手上。路面上不少人骑着电动车,所以执勤的时候,马警官还不时向这些路人喊着:“路滑,把速度降下来”。
因雨雪天气,中心城区昨天的交通早高峰提前到来,而因视线不清、道路湿滑,20日晚间到21日早高峰,交通事故报警有所增加,以追尾、刮擦等车损事故为主。根据天气情况,交管部门预计22日早高峰、夜间,部分道路、特别是桥梁、涵洞周边可能出现结冰。同时提醒行人和非机动车横穿马路一定要选择人行横道,并按红绿灯指示通行,以免由于道路湿滑发生危险。
有种寒冷
越冷越见真情
就在昨天下午,当流动救助车来到和平区大光明桥桥下时,发现一位露宿在桥梁边的流浪人员,衣衫单薄,救助小分队一行立即赶上前去,询问其情况。该流浪人员因务工不着,遂以乞讨为生。工作人员为其介绍寒流降温情况,主动邀请其到救助站避寒,但该流浪人员始终不愿意接受救助。工作人员把棉衣、棉被等御寒物品送到该男子手中,并一再表示希望他保重身体,尽快到救助站避寒。
随后,救助小分队一行又来到李公楼桥、中山路等地,对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了劝导和救助。截至21日晨,三辆救助车不间断巡回在市内六区,在大光明桥、李公楼桥、中山路、浯水道、中山路、复康路、王顶堤桥等区域,劝导救助25人,并发放棉被、棉衣裤、棉鞋、棉帽等御寒物品各19套。在未来几天,本市各级救助管理机构还将按冬季救助预案部署持续开展搜救和巡查,做好极寒天气下救助工作。
资料图
为确保困难群众在严寒天气下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服务,天津全面铺开“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开展地毯式街面巡查救助。根据天气情况,本市民政部门紧急启动降雪应急预案。
从即日起增加街面巡查搜救力量,除四支救助小分队外,全体救助预备队成员全部上街巡视,巡查车辆增加至三辆,同时,扩大救助巡查范围,确保24小时不间断搜寻救助。
做好热线救助、环卫工人、热心群众提供线索的现场救助。
加大对重点区域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rc/1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