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全国首次以“尊严生·安乐死”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在津举行。每日新报通过报纸、新媒体平台等多个渠道全面报道了此次大会,来自世界各地和我国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多角度论述的生死话题,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如何完善机制,创新服务,广开生命教育渠道,让生者有幸福感,如何通过医疗与照护、法律保障与观念更新让生命终结时享有尊严等话题,借助本次论坛的召开,在民众中引发更深的思考。作为这次论坛的后续,我们再来听听各界人士和专家讨论如何提高生命存续期间的生存质量,如何正视死亡这一人生话题。众说纷纭:普通人所理解的生命尊严
如果有一天,我得了不治之症,而且痛苦万分,我最希望的是,我最爱的人不要为我伤心,所以,希望有个方法,让我以最好的样子和他们告别。
(人到中年的市民刘先生)
我想写一份遗嘱,就是真的有一天,我得了当时医疗条件下根本治愈不了,也无法减轻痛苦的病,那我自愿放弃治疗,让我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在我喜欢的地方,安静地告别人生。
(74岁的老人陈奶奶)
尊严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社会保障和医疗、养老等服务,让老人、病人,在有生之年得到最有用的照护,非常重要。
(市民李女士32岁)
经历者说:最难过的是看到亲人痛苦前不久,我做了件浪漫的事,穿上了婚纱,来到我老伴儿身边,老伴儿被病痛折腾已经有一段时间,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让我穿上婚纱,重新秀一秀年轻时的美丽。这个愿望的实现,让长久卧床的他心情愉悦,病痛似乎也减轻了几分。满足他的心愿,是一种尊重。也许,他距离生命的终点近了,但是,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尽力去陪伴他、关心他,减轻他的痛苦,实现他的愿望,是生者能做的最好的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难过的事,莫过于看到最亲的人痛苦,所以,希望亲人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能舒适、愉悦,有尊严地离开。
(临终关怀病人家属71岁)
从业者说:不受罪才能有尊严在这个岗位上,她更能感受到生有尊严、死得安乐的意义有多么重要。她说:“在这里的病患,让他们痛苦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还有心理上的排斥、恐惧——对于自己在极度痛苦之中的样子,让自己失去尊严。之所以把临终这一段时光称为生命关怀,就是要让病人在人生的最后旅程能够活得舒适无痛苦、安详有尊严,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医师、社工、家属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人员一起,给病人最好的照顾,让他们有质量地走到生命终点。他们的家人最常说的话就是:只要不受罪就好。这是最真实的一种表达,不受罪就是有尊严。”(从业10年的生命关怀病房护士长王艳丽)
希望每个有需求的病患都享有临终关怀
中国临终关怀新学科创始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崔以泰教授人有生老病死,年以前,我国尚未设立临终关怀的学科及机构,当人濒临死亡时,医院就会建议家属将患者转入急诊科或劝送回家。临终病人当中有一部分患有不可治愈的危重症疾病,由于医学的无能为力,他们要承受很多身体上的痛苦。如癌症已经全身转移的患者,他的肺脏中长满了癌症,没有肺泡可以去呼吸,每天都处在缺氧状态中,同时还要忍受癌痛。但只要他还活着,这种情况就会一直持续,这些患者会在痛苦煎熬中走向死亡。他们的生存质量在哪里,哪还有尊严。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作为对即将走向终点的生命的抚慰,临终关怀事业也越来越被北京看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rc/1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