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间,《京华时报》通过官方微博表示,京华时报社主管主办单位变更为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并于年1月1日停刊。
《京华时报》创刊于年5月28日,在北京报业市场“一炮走红”,被誉为当年的“中国十大传媒事件”之一。创刊三个月时,京华提出了“百年京华”的口号,而今年正是其创刊十五周年。据悉,不少报社老员工对于不能实现“百年京华”的新闻理想而感到遗憾。时代在变,而报社纸媒却没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声明全文
《京华时报》不是第一个倒下的。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不管是纸媒还是网络媒体,生存处境都变得十分艰难。大多数PC媒体都转而向移动端进发,再加上自媒体的强势兴起,致使纸媒的处境更加恶劣。《京华时报》作出停刊的决定似乎也是大势所趋。
纸媒不振,新媒体的冲击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部分传统媒体的自身经营管理亦存在极大隐忧。据统计,纸媒中多是国有企业,转型意识不强,在行业变革的过程中就成了牺牲品。而《京华时报》并不是第一家停刊的纸媒。
已停刊的纸媒
就像网友所说“风行十五年,京华终成烟云”。其实不止《京华时报》,自零几年起,纸媒就开始死伤无数。
《中央新闻报》
年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消息,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中华新闻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媒体,创刊于年5月5日。作为全国新闻行业的沟通平台,《中华新闻报》曾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由于没有通过年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年检,其停办的原因是“经营不善,严重资不抵债,无法继续正常出版”。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杂志年9月30日在新浪微博发表声明,感谢大家对《心理月刊》杂志的
被誉为上海早报双雄之一的《东方早报》已确定自年1月1日起停刊,员工整体转入澎湃新闻网。这份由当时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创办于的一份定位高端的报纸,强调对主流人群影响力,以深度、国际、文化等报道见长,曾在报业市场创下极高的口碑和影响力。
以下为曾经停刊或转型的纸媒:
年初,上海报业集团的《新闻晚报》关闭;
年1月1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中国唯一的杂文专业报纸《杂文报》停刊;
年2月,国内著名新闻杂志《壹读》宣布停刊;
年2月15日,陕西《榆林日报·都市生活版》休刊;
年7月1日,中国残联系统唯一的综合性、都市类日报云南《生活新报》停刊;
年9月下旬,湖南知名报纸《潇湘晨报》旗下的《长株潭报》休刊;
年10月1日,上海一家已有30年创刊历史的《上海商报》宣布停刊。同时,《房地产时报》,《天天新报》,《新民地铁》已相继不再发行;
年12月31日,浙江日报业集团旗下《今日早报》在其官方
年底,《时尚新娘》也宣布年1月之后正式停刊,除此之外创刊20年的时尚类刊物《iLook》也将停刊;
年1月1日,《都市周报》将暂时停止出版纸质刊物,转由线上运营;
年1月1日,《九江晨报》宣布将于年1月1日起正式停刊;
年7月,艺术圈中两本专业杂志《芭莎艺术》和《新视线》相继在7月底停刊。
除了上述的例子,还有很多。究其原因,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纸媒或走向末路,或另谋生路也是必然趋势。
纸媒的互联网转型
在如今新媒体的强势进攻下,纸媒的消逝并不意味着走到尽头。相反,很多纸媒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进行了一些列的转型。
与《京华时报》相比,《新京报》在创新转型方面显得要踏实稳妥很多。从传统媒体扩展到全媒体领域,全新打造新京网,新京报,新京报Fun娱乐、新京报书评周刊等公众大号,充分扩大其报道面与影响力。
此外,《新京报》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考虑受众体验。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新京报》也应机设立的创业板块。为创客一手的创业、政策、相关事件等报道。线下活动,线上直播充分调度多方的优势,更为《新京报》打造全媒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媒体多元化,竞争激烈化的今天,纸媒确实处于不利地位。但随着不断的转型升级,有人转过了弯获得新生,也有人没有转过弯,走向了灭亡。
这一切便证明了一个道理:创新并一味随波逐流,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自身优势、社会趋势、受众体验等因素之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创新之路。
儿童白癜风饮食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