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知识羊年到了来看看昆明羊气

  首先,标题里的“羊”气绝对不是错别字,因为羊年即将到来,为了烘托一下过年的气氛,我们统计了一下昆明带“羊”字的地名,既显“洋气”,又希望在羊年到来之际,为读者回味一下这座城市的记忆。

 

  一、昆明不缺以“羊”命名的地名

  在很多人眼中,昆明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地方,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昆明的很多地名,即使是本地人看来,也难免觉得有些“雀神怪鸟”。但对于羊这种温顺的动物,人们大多是抱有喜爱之情的,所以昆明也并不缺少以“羊”命名的地名。这些地名,有的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有的却经历了岁月后保存到现在。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地名进行一个简要的盘点。

 

  谐音演化而来

 

  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

 

  实际上,因为地名是人给取的,所以地名往往是人们意愿的体现,或者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羊仙坡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把昆明比作是一个八卦,羊仙坡的位置刚好就在这个八卦的“乾位”上,古时的风水研究者们也认为这个地方有“阳旺之气”。那么,羊仙坡有着仙人之类的传说,也就应运而生了,毕竟自家住的地方曾有过仙人,那肯定是件脸上有光的事。

 

  不过,这样的典故纯属是后人牵强附会,因为目前最为集中的看法是,羊仙坡其实只是一个彝语的音译,读音是“雅西波”,意思是长满杨梅和其他酸水果的地方,人们读着读着,最后就演化成了“羊仙坡”。

 

  类似的语言转化还不少见,比如东边出城10公里的“羊方山”,现在也写作“杨方山”,相邻不远的则是“羊方凹”。由此看来,官渡区的“羊桃箐”,或许是“杨桃”的变音,因为到了今天,很多地名,就算是当地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了。

 

  北边龙翔街“大羊巷”的地名由来则有二说:一说以清末为羊和牛的集市得名;另说以巷中昔有称为洋行的洋货大堆店的“洋”字,谐音演化而成大羊巷。

 

  石头形似羊群

 

  自然就有了地名和传说

 

  那有没有直接与羊相关的地名呢?有。最典型的恐怕就是“一窝羊”了。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圆通山北面,挨着古城墙的一面怪石嶙峋,从城墙上往下看,青灰色的石头从地里冒出来,就像是一群羊在吃草,因此人们就称其为“一窝羊”了。

 

  一窝羊的传说自然是有的,大意就是此地有妖羊作乱,为祸人间,玉帝闻之震怒,命雷公令妖羊伏法,最后化作石羊蛰伏于此。羊不是温顺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设定?原因在于它的另一个传说:人们观察到,圆通山上的一窝羊每年都在长高,今天的我们自然知道这是地质运动的结果,但在当时的人看来,这恐怕就是不祥之兆了。

 

  民间山歌是这么唱的:“一窝羊,好凄凉,块块石头都像羊。城里有群羊么,城外有群羊,石羊相见出反王……”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城里羊市口卖的羊只要和城外的一窝羊一见面,城里就要有人造反。大家都这么说,当官的也信了,于是每年都会请石匠给石羊剃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保住自己的乌纱。这一“壮举”,在今人看来就完全成为了笑话。

 

  取名缘由简单

 

  “羊”地名的意思直白明了

 

  当然,更多时候羊的地名并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而是很直白,比如羊肠村,传言是因为当地的路窄,窄得像羊肠一样细,人们就干脆这么称呼了。“羊场”则更直接,就是告诉你,这地儿以前就是养羊的。

 

  相比来说,武成路(今人民中路其中一段)的三羊巷倒显得“复杂”些,因为在命名的时候是取“三阳开泰”的寓意。然而,今天这个地名也和很多其他地名的命运一样,不但巷子没了,连名儿都没了。

 

  有些羊地名消失得让人叹息,而有一些地名的出现则有些莫名其妙。比如今天呈贡区的洛羊街道办,以前叫洛羊镇,其名字可谓几经变迁。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庆江考证文献后对记者介绍,最早这里叫做大羊乐堡,也是彝语音译,其意思是“放牧羊群的坝子”。解放后,由于要在当地设置乡镇,取名的时候嫌原名不够简单明了,就先取相邻洛龙河的“洛”字,再取大羊乐堡的“羊”字,一起组成了洛羊镇。

 

  二、那些与“羊”有关的昆明历史故事

 

  说到这里,其实可以谈谈昆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用羊命名的地名了,其实,这也是从元代之后才开始冒出来的。蒙古人入主云南,再加上很多西亚色目人的迁入,羊作为他们主要的肉食需求,养殖的自然也就多了起来,而因此产生的羊地名也多了起来。政府时不时划出一块地,规定这个地方作为羊的养殖基地,它的名字也就经常跟羊相关了,羊坝冲、羊槽沟、羊见地这些地名大多如此。

 

  “火牛阵”变“火羊阵”

 

  决战惨败

 

  而这个让云南的羊多起来的朝代,其覆灭也和羊相关——伴随着新旧王朝的更替,还有今天留在昆明的地名和一段典故,让人闻之啼笑皆非。

 

  让我们把时间往前推到春秋战国,燕昭王时,燕将乐毅破齐,齐将田单坚守即墨,先是对燕军诈降,而后在夜间整来一千多头牛,牛角上缚尖刀,牛尾灌油,以火点燃,猛冲燕军,五千勇士随后大败燕军,田单乘胜连克七十余城。

 

  不过,即使是最大胆的历史学家,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抱有怀疑态度。火牛阵的故事,不知道坑了多少后人,因为凡是后世模仿这一战术的人,无一例外都承受了火牛原地乱窜,甚至冲回自家阵中造成严重伤亡。

 

  说起来也是悲剧,元朝在云南的末代统治者梁王,就是这个故事的受害者之一。

 

  明朝洪武14年(年),明朝军队攻打元朝的最后一个地方封建王国——云南。元军主力在曲靖白石江大败后,昆明城变得岌岌可危,这时候,几位幕僚就为据守昆明的元梁王出了一个主意:既然史上有田单火牛阵的成功在先,我们为什么不依葫芦画瓢地来一次呢?

 

  今天的史学研究者无不调侃地将其称为“读书人才想得出来的妙计”,而梁王大概也是觉得自己书读得多不会受骗,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是问题在于,昆明根本找不到那么多牛啊,怎么办呢?羊多啊!于是元军把昆明周边的羊都搜集在一起,在城外的一个山坡上摆下了“火羊阵”,信心满满地等着明军进入攻击范围。

 

  这场战斗的情况读者们也能自己想象了:被点着了的羊群完全不分敌我,横冲直撞,反而把元军的阵形冲得大乱。明军乘机进攻大败元军——打了胜仗不说,还顺带吃了一顿烤羊肉,明军将士们最后悔的事情,恐怕是没有带足孜然粉和辣椒面吧!而像当时元军这样“可爱”的对手,明朝在之后两百七十多年的国祚中再也没有遇到过。

 

  这场喜感的战斗发生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昆明的羊甫。失败后的梁王跳滇池自尽,摆出火羊阵的那个山坡因此得名“羊坡头”,后来以讹传讹地变成“羊甫头”,继而才有了“羊甫”。只是,再回到那个山坡,当年弥漫在山间的烤羊肉香味早已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首富在羊市口设办公室

 

  低调得很

 

  尽管如此,改朝换代和普通人的生活显得有些遥远。更多时候,羊的地名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比如羊市口——明清时,很多街道的命名就是看这条街主要卖什么,所以也就出现了马市口、羊市口、树皮坡一类的地名。实际上,这也就是今天的牲畜交易市场,在中国很多具有一定历史底蕴的城市,这样的地名都很常见。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在一百多年前的羊市口这种牛马嘶鸣、臭气熏天的地方,除了贩夫走卒,还会有什么样的人选择在这里上班呢?答案是:中国首富。当然,这个中国首富不是今天的王健林,也不是马云,而是清末的一品红顶商人、被民间称为“钱王”的王炽。

 

  或许今天的很多云南人都不认识他,但在那个时代,王炽绝对可以称为是时代的弄潮儿。作为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王炽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年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幼年丧父,因家贫辍学,依靠母亲纺织为生。成年时,斗殴杀死表兄出逃四川,而后来往川滇互贸,在昆明开设“同庆丰”商号,数年经营,成滇中富商。

 

  王炽有多有钱呢?随便举个例子,陕西大旱,黄河断流,他一下子就可以捐出数百万两银子兴修水利,李鸿章都被惊呆了,还称他为“犹如清廷之国库也”,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英国《泰晤士报》曾对百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进行统计,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王炽,而且他还是唯一榜上有名的中国人。后世的人如是评价他:作为那个时代的红顶商人,他代表着不屈不挠地进取、不畏艰辛的果敢,以及与全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卓见。

 

  不过,这个中国首富低调得可以,他一边重视实业,先后开发东川铜矿、个旧锡矿,一边也非常重视教育,还在昆明设立了一个公益性的基金会,专门资助贫困学子。对了,袁嘉谷考中状元时,王炽比状元郞还高兴,基金会的钱一半用来奖励了袁嘉谷,一半则用来修建了拓东路上的状元楼。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把自己的办公室选在了羊市口,我们也就很能理解了。

 

  当然,人们更熟悉的,与王炽关联度也更高的,恐怕还是钱王街。只是,这条街与我们今年的主题,就已经有那么一点点远了。下一期,我们把目光放到云南省,看看在全省范围内,又有哪些带羊的地名,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

 

  生活新报记者王恩国

 

  注:感谢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庆江、朱惠荣、昆明地方史研究者庄国祥、昆明文化研究者“风之末端”对此文的帮助。









































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
头部白癜风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rc/19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