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胎政策落实以后,许多人都预测母婴市场将进入高增长时代,许多企业纷似乎都在试水抢占市场先机,母婴市场的黄金时代来了吗?
每日新报大数据研究中心发现,年1至4月,婴幼儿相关行业的广告投放并没出现与市场热度相符的高增长,甚至行业整体的广告费用呈现缩减态势。
生育意愿不足预期母婴营销呈现下滑
新政策出台后,尽管有许多家庭选择生二胎,但总体生育意愿不足预期,母婴行业的快速发展并未如期到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5,比年仅增长0.01个百分点。
CTR媒介智讯调查显示,年1-4月,婴幼儿相关行业广告投放降幅逐步增大。仅2月受春节影响,投放有所增长,其他月份都有大幅下滑,总体降幅达到11.0%。
凯络机构调查显示,一线城市的妈妈们最后可能生二胎,同时有意愿生二胎的群体主要是二线城市中25到29岁,第一个孩子不满两岁的妈妈们。
同时,调查还显示,母婴广告的投放区域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快于其他地区,市场预期明显好于一线城市。
奶粉依然是主体纸尿裤行业洗牌快
民以食为天,作为母婴用品消费的主(zui)流(gui)产品,奶粉是新生儿家庭最重要且长期的花费,奶粉的广告投放也占到70%。
新生儿家庭的另一项大花销——纸尿裤,则呈现出明显的行业洗牌,今年投放的28个品牌,有14个是新增品牌,是新品牌入主的重点攻占区域。
童装品牌也是新品牌入驻的重点区域,但随着电商网站的崛起,电商垂直类广告投放对消费的导流效果明显,电视行业的广告投入增长并不明显。
母婴国货危机时代声量还是重点吗?
十多年前的一场三聚氰胺风波,让母婴国货产品遭遇空前打击,家庭条件较好的家长更多选择为孩子海淘奶粉,更有甚者,纸尿裤、日常用品、玩具等孩子所需用品一应海淘,这也是当前制约国产母婴行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调查显示,电视仍是婴幼儿产品的首要投放媒介,其他媒体的投放虽然有增长,但市场份额非常有限。
我们知道,电视依然是影响主流人群的重要媒介,对品牌声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可大把广告费花出去了,口碑就有相应的提高吗?
AI说危机,是”危险“与”机遇“并存,度过危机的最好方法就是化”危“为”机“。面临二胎带来的新生儿出生机遇,在自身品质和产品设计上多下苦工,或许才是走上母婴品牌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每日新报大数据分析中心是一家独立、权威的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秉承传统媒体严谨作风,运用媒体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和营销经验,对客户在微博、盖百霖遮盖液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甘露聚糖肽片价格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