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我关心的你尽责了才是头条

点击上方“网信天津”可以订阅!“

近日,人民网就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智能新闻客户端标榜算法忽略内容把控、强调机器分析而不重视价值引领,从而导致野蛮生长、低俗泛滥的状况,连发三篇评论,鲜明地指出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并提醒防止让机器、算法把人困在“信息茧房”,乃至走向创新的反面。

  当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早已为人们广泛接受。理念激荡,潮起潮落,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智能新闻客户端一跃站在了移动互联网的潮头,曾经辉煌如帝国的门户网站也不免黯然失色。普通受众更是毫不示弱,关于算法、聚合不仅略知一二,也早就拥抱了定制新闻、精准推送等概念,“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似乎装上了头条,便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然而,这些资讯平台,没有了人工干预,机器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呢?各位用户一定都有如下的使用体验:如果点击过关于茶的新闻,各种营销信息便接踵而来;如果浏览了一次交通事故视频,之后便满屏车祸惨剧;当然,还有各种充斥着拜金、低俗的搞笑视频,各种未经证实的养生伪科学,以及伴随着廉价鸡汤乃至谣言、断章取义的资讯垃圾。对于这一系列状况,人民网的评论可谓恰逢其时,醍醐灌顶:机器算法再高明,也不能离开核心要素——人的把关。

  在新闻和资讯生产、传播领域,不是说算法一无是处,至少在传统的新闻加工模式之外,机器算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维度。有了智能推送,人们不再强行阅读传统新闻编辑推荐的内容,算法的私人定制,让用户有一种被尊重、被礼遇的体验。然而,朴素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过犹不及。如果完全盲目相信机器算法,那就是丧失责任的标榜。一个设计不完善、模型不健全、没有技术和责任心含量的算法,不仅一点也不智能,反而像一个傻傻的笨蛋,那些刷屏般定向推送的垃圾信息便是证明。

  新闻资讯的算法之争,本质上还是人和机器的关系范畴。机器为人所造,当为人所用,人不能成为机器的奴隶,这一原则我们在无人机、无人车、阿尔法狗等话题中都有涉及,放在新闻资讯生产传播这一涉及内容、价值观、人性的领域,就更当坚持下去。

  平台应该更加自律,改进相关算法,加大人工干预的力度,政府方面也应做好相应引导。总之,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rc/22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