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由每日新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的“经典诵读”主题公益活动,在本市西青区西营门街党群服务中心落下帷幕。朗诵爱好者代表齐聚一堂,读经典,致青春。
下午2:30,随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选手们依次登台,每位选手都在朗诵声中抒发自己对经典作品的热爱,现场的观众也沉浸其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今年28岁的孙若倩分享了经典诗词《水调歌头》。抑扬顿挫的语调,打动着不少听众。“中秋节即将来临,这首词也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孙若倩说。
60岁的王淑琴朗诵的是《流逝的时光》。“时间过得飞快,是何等的匆忙,年少时无所事事,老来自当后悔万分。”王淑琴阿姨今年60岁,她在诵读过后,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确实,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属于青春的故事。岁月流转,与青春有关的记忆却永不消逝。青春究竟是什么样子?或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弟子规》、《致青春》,十余位参赛选手依次上台,诵读经典,致敬青春。
诵读过后,西青区西营门街党群服务中心还组织参赛者和观众一起制作月饼。西营门街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潘娟告诉记者,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周边2万余居民,每周都会举办4至5场活动课程,比如烘焙课、插花课等等,用多种形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感。“尤其对于此次经典诵读活动来说,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了市民共读经典的契机,也为生活增添了一分诗意的可能,让周边居民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领略诗词背后的境界。”
随着本场诵读比赛的落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在天津也正式收官。历时两个月的经典诵读活动,让我们体验到诵读带来的快乐,更感受到了经典的无穷魅力。这场诵读活动,也让热爱文学、热爱诗歌的爱好者们有机会切磋与交流,虽然他们年龄不同,行业各异,但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经典的动力,让他们会聚一堂。
从年开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每年都在全国发起广场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国多个省份产生巨大反响。在天津,报名参赛的人数逐年增加,积累了一大批喜欢国学文化、点赞经典诵读的忠实粉丝。他们中,既有头发花白的老者,也有童声未泯的孩子;既有退休的普通工人,也有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大家共聚广场、捧读经典的画面,成为一道特别的文化风景线,也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有声名片。
今年的经典诵读活动以“读经典致青春”为主题,由“云上读书会”和“经典诵读赛”两部分组成。打通线上线下,全国19家媒体一起,邀请全国爱书人“云上读书”。活动前半程,我们邀请了大咖线上直播分享,掀起了全民读书热潮,引领全社会在战疫特殊时期共读经典作品,一起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感悟人生、致敬青春。活动后半程,我们举办经典诵读赛,共读诗书,找寻青春记忆。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首赞歌,从青春里获得的力量,以及从青春中读懂的感悟,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智慧而又芬芳。”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员说,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诵读者,成为经典传承人,在诵读中荡漾诗意、浸润书香,在诵读中愉悦身心、提升修养,在诵读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相约明年广场经典诵读,我们不见不散。
新报记者信华
新媒体编辑翟玉静
新报精华文章导读雨终于下了!天津哪儿的雨下得最大!预计未来……今早高峰,是不是被堵在快速路上了?原因是……天津这病进入高发期!疫苗怎么打?赶紧看这里……
每日新报公众平台
我们了解天津这座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