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9个足球场大武清添口锅,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489068.html

继月球探测任务命名为

“嫦娥系列”后

24日

国家航天局宣布

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

“天问”

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命名为“天问一号”

同时公布了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

“天问”

来源于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长诗

表达了中华民族

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

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

追求科技不断创新永无止境

现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来自火星的信号就将在咱们天津接收!

4月25日

位于天津武清区的

火星探测数据接收关键设备成功完成吊装

01:16

昨天,作为我国火星探测数据接收的关键设备,由国家天文台负责建设的70米天线在天津武清成功进行了反射体的整体吊装。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单口径全可动天线,为我国深空探测提供坚实基础。

70米高性能接收天线总重约吨,高72米,主反射面直径70米,由16圈共块高精度的实面板组成,面积相当于9个篮球场大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9所副所长李红卫介绍,我们这次在世界上采用了很多新的技术,比如说伞性结构支撑,把这么大的反射体撑起来,这个反射体重、大,光反射体就达吨,我们采用整体吊装的方式来进行。

经过一个多小时,反射体整体吊装成功完成,后续还将进行天线主体的完善和设备的调试。相比于探月工程最长40万公里的数据信号接收距离,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最远将接收来自4亿公里外的数据信号,距离增加倍,也给数据接收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表示,从火星来的信号衰减非常厉害,没有这个大口径的天线,就不能完成数据接收的任务。我们在最远的时候,很可能还得加上密云的50米天线和40米天线,以及昆明的40米天线,四个天线同时接收数据,然后合成,才能完成火星探测数据的接收任务。

按照计划,今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距离较近。火星跟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

除此之外,在火星上还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正因为这些相似点,通过发射探测器了解火星的状况,获得更多信息,以此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变与未来发展。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抵达火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认为,研究火星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的启示。他表示,火星和地球是太阳系里的“兄弟姐妹”,研究两者的异同,互为参考,是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

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也是让科学家牵肠挂肚的谜题。研究表明,远古时代火星上曾有湿暖气候和流动水;年,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了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这增强了人们寻找火星生命的信心,也让人们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搭载了13台科学载荷,将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

来源:新闻联播央视新闻北京日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

新媒体编辑姜晓凤

新报精华文章导读警惕!这里27名师生感染新冠病毒强烈提醒!聊天记录别随便删!这个规定即将实施车辆认领!28辆……每日新报公众平台我们了解天津这座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rc/26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