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吴迪“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9月12日下午,在和平区南市街福厚西里社区广场,一首《回延安》让现场所有观众感受到了经典诵读的魅力。由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每日新报推出的“天津·广场经典诵读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重温经典的机会,也让大家一同分享了阅读的乐趣。活动还没开始,拿到节目单的居民就已经开始讨论上了。“这首诗歌在我们那时候特别经典,属于必修的范围。”社区居民李女士笑着说,当时最头疼的就是翻开语文课本,后面写着“背诵全文”。“不过现在想想,经典之所以能够称得上是经典,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这些诗歌在我的印象当中都特别深刻,也终于明白了老师当时的良苦用心。”李女士的一番感慨也引起了周围人的热议。“确实是,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参加朗诵比赛选择的诗歌都是经典中的经典,现在接触这些东西的机会反而少了。”“现在想想,那时候我们的偶像可不是现在电视里蹦蹦跳跳的小年轻们,而是徐志摩、艾青、舒婷,从他们的诗歌中,我们才渐渐长大,甚至有的同学因为他们,才产生了对于文学的兴趣。”“我们那阵时兴了好一阵子的写诗热潮呢,大家都有一个本子,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写在上面,相互传阅。”在主持人介绍完活动内容后,来自不同社区的百余位观众共同欣赏了开场节目,烘托起了活动的第一个高潮。“我们都是朗诵的爱好者,特别想在今天的活动当中看到精彩的朗诵桥段。”第一个朗诵节目,是福厚西里社区居民张金荣带来的《桂林山水歌》。“阿姨朗诵得真好,感情充沛,发音浑厚,一看就是朗诵很长时间了。”对于张金荣带来的朗诵节目,社区居民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其实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文学、朗诵这些在现代社会慢慢流失的经典的一种重温,是我们参与这次活动的目的。”社区居民高线恒说。活动当中,另一个经典瞬间,就是参与活动的居民,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一起诵读徐志摩的经典《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居民张阿姨说,下次如果有类似的活动,想带着小孙子一起来参加。“诵读的都是经典作品,我希望通过参与这种活动,让他了解更多文学经典作品,爱上阅读。”别看只是一场广场经典诵读活动,却引发了更多人对于阅读的思考。“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想静下心来读书确实不太容易。我们以前没有手机、iPad这些东西,都喜欢看书,出门办事工作时,口袋里都会揣上一本,闲时便会拿出来品一品。”“我平时也喜欢读书看报,但总是觉得自己和文学搭不上边。”“如果我静不下心来阅读该怎么办?”在一个个问题的讨论中,大家一同享受了经典诵读带来的魅力,也重温了经典作品,分享了阅读的乐趣,最后,孩子们用自己创作的歌谣为活动画上了句号。“只可惜,像今天这样几百人一起读书的机会真的太少,希望以后这样的广场诗歌诵读可以经常开展,既能营造小区里的文化氛围,又能促使大家重拾书本,重温经典。”社区居民说。知名作家王小柔对于广场经典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种形式的活动,让文学素养普及到社区里,接地气的参与者,让社区居民了解到,其实文学就在自己身边。”情感专家阿莱也从专业角度点评了本次广场经典诵读活动,“朗诵的精髓在于情感的投入,也是人们表达自己感情的最佳途径,广场诵读,让大家更勇于展现自己,也给社区文化带来了别样魅力。”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由阿里公益倡议发起,旨在通过发掘、传播和奖励社会上的正能量人物或事件,推崇人性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中科UM-D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ys/1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