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玖(1915-2002),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历史教学》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顾问等
杨志玖先生,1915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长山县,1934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41年自北大文科研究所毕业后,留西南联合大学暨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曾借调“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两年抗战结束后回到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先后长达62年,他对元史的研究贡献,主要集中在马可·波罗来华、探马赤军,和元代回族史等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杨先生形成了自己的治史风范:精于考证,追求真实,富有创见早在北大和史天津每日新报相亲会语所学习期间,杨先生深受当时占主流的考据学派的影响,既注意继承乾嘉考据学,又大量吸收西方的历史与语言考证法他研究马可·波罗、探马赤军等论文,充分展示了娴熟的考证方法和深厚的史学功底杨先生的考证文章有两大特点,一是问题虽“小”但以小见大且意义重大;二是问题虽“大”但论证精微,而贯穿其中的都是追求真实和创新杨先生的学问渊博精湛,行文清新雅致即使是微观的考证文章,也能写得生动活泼,形成了将严谨论证与清新的文字融为一体的风格他发表的学术论文无论篇幅长短,都逻辑缜密,以理服人,赢得学界的尊重和敬佩
昨天,100多位海内外学者汇聚一堂,参加在南开大学举行的&ldq每日新报电话uo;纪念杨志玖先生诞辰一百年隋唐宋元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故的杨志玖先生是隋唐史、元史、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名家,在海内外史学界享有盛誉
1941年,杨先生利用《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经世大典·站赤》一段百余字的公文,撰写《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考证出《马可·波罗游记》所述伴随蒙古公主自泉州离华返波斯是真实的,进而确定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还订正马可·波罗离华时间是在1291年初这一揭示迄今汉文记载中唯一可见马可·波罗活动的考证,运用普通史料,得到了重要发现该文荣获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名誉奖,相继得到了伯希和每日新报官网、柯立夫等国外权威学者的印证与肯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对马可·波罗来华真实性所作的重要研究建树二十世纪后期,杨先生连续发表《关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几个问题》、《马可·波罗与中国》、《马可·波罗足迹遍中国》、《再论马可·波罗的真伪问题》和《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等论文,与美国学者海格尔、英国学者克鲁纳斯和弗兰西丝·伍德等展开长达20余年的“论战”,就马可·波罗的语言文字能力、在华身份和相关汉籍史料等焦点,作了中肯而有说服力的辩驳和论述杨先生以其精湛的研究,把马可·波罗来华研究每日新报数字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被国际学界公认为马可·波罗研究的权威之一
杨先生是新中国唐史教学和研究的拓荒者之一,1955年出版的《隋唐五代史纲要》是建国后第一部隋唐断代史著作,也是引领许多青年学习隋唐史的入门书其最主要学术成果集中在马可·波罗的研究、探马赤军研究、元代回族史研究等几个方面
本版撰文整理/白颖文
杨志玖先生是南开大学隋唐宋元史、中外关系史研究方向的开创者,不仅自身学术贡献卓著,而且培养了大批从事史学研究的优秀学者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元史学会名誉会长蔡美彪教授,原中国唐史学会会长张国刚教授,现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李治安教授,都是杨先生众多授业门生中的杰出代表
据了解,南开大学举办这次天津每日新报相亲团学术会议,旨在弘扬老一辈历史学家的优良学风、促进海内外历史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隋唐宋元史的繁荣和发展
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