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多项消息发布。作为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的重要依托,京津冀一体化正在逐步做实。
1月1日,廊坊新动批红门服装城正式对外营业,商贸物流业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工程的突破口;
1月12日,《北京日报》称,津石高速大通道今年开建。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成为天津到石家庄的交通大通道。此外,河北省还将加快推进北京新机场南出口高速、京秦高速遵化至秦皇岛段、唐廊高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1月14日,天津《每日新报》称,京津冀三省市建立统一《京津冀内河5米以下小船检验规范》,三地登记船舶可就近进行船舶检验……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开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平衡全国经济布局、打造我国北方经济中心的重要支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是解决首都“大城市病”、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加快社会转型的重要依托。
共识已达成,难题待破解
前不久,由新华社瞭望周刊社《国家城市评论》主办的中国城市发展市长论坛在京举行。相关专业人士就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各抒已见。专家认为,新形势下,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难题需要攻克。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题为《新时代、新常态与中国城镇化的未来》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今后二三十年,城镇化将继续是带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战略选择和重要动力。”
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以后,我感觉到最核心的变化就是人们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说。
在赵弘看来,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北京的发展离不开京津冀,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北京的任务,也是责任。赵弘说,我们研究京津冀有很多年,年初我们也提出我们的设想,借鉴国外一些经验,比如东京当年为了解决城市病也是在大首都圈来解决。但是解决这个城市病不像有些人设想的把行政区域合并,而是建设协调机构,通过立法形式,然后经过多次规划和调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东京才形成了一个中心和多个副中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我作为一个学者来讲,认为太难。北京市各个区县一体化都很难,三个地方一体化那就更难。”“三农”问题专家、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志仁说。
刘志仁认为,有三个原因造成如今的困难。一是认识不统一。要把这个认识统一了,这样才能协同。认识到现在,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各唱各的调。
第二,日本人建设首都圈,是以东京为主的三个县,日本的县是自治体,中央政府管不了县,靠法律把整个体制理顺了,把资源理顺了,把整个制度理顺了。日本东京首都圈“京阪名”,一个东京,一个大阪,一个名古屋。我们还经常讲韩国经济学怎么回事,我们学了很多产业但是没用。现在,我们讲京津冀一体化,必须要考虑法律问题。考虑国家立法,还是两市一省合作立法、共同立法,我觉得这是当务之急。
第三,“三农”问题面临着很难的局面。中央提出来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这个城市一体发展,而是整个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刘志仁认为,首先,我们现在城市太大,没有办法管。从城区建成面积角度来讲,北京城区规划面积占北京国土面积不足20%,也就是说北京80%左右的面积是乡下。其次,京津冀两市一省农业各有各的考虑,北京、天津,有很多的产业要退出。河北是农业大省,面积大、人口也多,农产品能力也很强,但是它也遇到很多很难的问题,比如水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不考虑到,三个地区如果农业不协同的话,怎么也协同不了。
协同发展需顶层设计、合理规划
河北省承德市市长赵风楼认为,在产业对接上,承德与北京的联系非常密切。一是央企到承德去,承德市政府跟北京住建委签了协议。同时承德市利用尾矿资源生产建筑材料供应给北京市的企业。因为现在建筑材料及原材料很难在北京市获取,而承德有将近20亿立方米的尾矿资源,尾矿废物正好和北京建筑材料利用结合起来。承德能够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把承德的园区和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搞好,吸引北京需要转移的企业到承德来。
赵风楼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各有各的实际情况,各有各想法,这也正常。这就需要高层协调。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也正在做,所以从顶层设计上,应该白癜风吃什么药白癜风吃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ys/2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