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第6期现代诗简评

南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086180.html

1.玫瑰晓桦作品

●七夕因思念而美丽

今天是七夕

应该与一个情意相投的人

相约

无论去哪

无论安静抑或喧哗

只要跟你在一起

所有的所有都模糊成背景

世界只剩下我和你

只要你来

每一天都是七夕

我的眼里只有你

你的一笑一颦

都牵动我的心弦

我关心你居住地的天气

在日历上圈圈点点

心里有那么多期待

每个声音都在呼唤你

喵~~~~~~~

猫一样的声音划过心迹

一下一下

挠着我痒痒的心思

我在你来的路口守候

举着我自己——

一朵性感的黑玫瑰

花瓣

因你而艳丽

此刻是七夕

目光里有你的许偌

等你来牵我的手

重现那段古老的传奇

作者简介

玫瑰晓桦:本名滑盈欣,天津师大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教育硕士。天津作协会员,桃花堤诗社社长,天津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代表。《桃花堤》主编、《天津诗网刊》副主编、《三河五岸》《七彩虹》编辑。著有散文集《杉桦集》,荣获天津市第十一届“文化杯”最佳散文集奖。诗集(合集)《燃烧的修辞》。获第22届“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评奖优秀奖;天津“小淀杯”诗歌大赛二等奖;天津第四届社区文化艺术节诗歌三等奖。天津“文化杯”诗歌、小说及散文大赛多个奖项。在《天津日报》《诗歌月刊》《每日新报》等发表诗文数百篇。入选《天津现当代诗选》《天津诗年编》《天津诗歌双年选》《爱情宣言——情诗精典》《辛卯诗选》《颂红旗》等诗集。

●唐绍忠简评

“等”和“期待”是晓桦诗中频率很高的用词,这一现象不是偶然,是一种生存状态,心理处境的反映,是一种心性的透露,这种心性是善的,读这样的诗,让人感动。她的《七夕因思念而美丽》写得更为动情和朴实:“只要你来/每一天都是七夕”,把漫长,苦等的无奈,用激情冲破,你来,每一刻都是满足,“不是七夕也七夕”,把一年一度的七夕,变成时时刻刻的七夕,那种对幸福的渴望,透出一股酸涩。诗,因此,而有了复杂的味道。“我在你来的路口守候/举着我自己——/一朵性感的黑玫瑰/花瓣,因你而艳丽//此刻是七夕/目光里有你的许诺/等你来牵我的手/重现那段古老的传奇”。特别是那句“举着我自己”是出人意料地动人,让你能看到诗人的痴情与真诚。如今,假货太多;有时某些真诚,也是一种虚伪;怎么能知道,那种没有个性的真诚,往往是套路、套话的真诚,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背后的虚伪与装腔作势。晓桦的真诚,是掏心说出来的,很个性,我眼前总被那句“举着我自己”折服,感叹,只有个性的真诚,才会写出个性化的诗来,而当今许多话,太过于泛泛,故弄玄虚,自欺欺人。真诚才善,善才真诚,晓桦用诗再度诠释了这个道理。

2.范儿作品

●沉默的悬铃木

悬铃木你悬着一树沉默的铃哪怕冬来了叶落了大地枯萎了你老去的铃儿为何还是不肯离去还是依然沉默是不是你的前世是美丽的少女许给了谁一生一世沉默的等待那铃儿是不是你精心打扮的妆容羞涩的等待苦苦的等待哪怕酷夏到来时忍受着蜕皮的痛苦也要坚守沉默的诺言

●逢春简评

诗人用独特的笔法,匠心独具,借物抒情,托木言志,用婉约、优美的语言,极富想象力的表达,巧妙的一系列的提问和反问给整首诗带来爱情童话般的趣味,同时诗人借对沉默的悬铃木的赞美,实际上想表达的是诗人对爱情誓言的执着坚定。虽历经严冬酷夏、落叶脱皮的痛苦考验,但是诗人如沉默的悬铃木一样对爱情始终不离不弃、坚贞不渝。悬铃木,别称法国梧桐树,全诗以沉默的悬铃木能经受严冬恶劣环境考验起句,赞叹悬铃木的坚强、忍耐和坚韧不拔的高贵品质。“悬铃木/你悬着一树沉默的铃/……你老去的铃儿为何/还是不肯离去……”这让人联想起一句俗语“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这沉默的悬铃木,这高贵的梧桐树,恰恰是诗人对爱情美好愿望的心灵寄托“我如梧桐树一样沉默地等着心上的人儿啊,那心上的人儿啊,一定会像凤落梧桐一样飞来……”。紧接着,诗人采用提问和反问的独特手法,如同和沉默的悬铃木对话,和悬铃木尽诉衷肠,借悬铃木诉说诗人自己羞涩的、苦闷的对爱情的执着坚守和少女的温柔情怀“是不是/你的前世/是美丽的少女/许给了谁一生一世/沉默的等待……”此时,诗人的心情正如这悬铃木一样,达到了人木合一的境界,触发诗人的情感如泉涌喷薄而出。“那铃儿是不是你/精心打扮的妆容/羞涩的等待/苦苦的等待……”此时此刻,似乎是在写树,莫若说是写人了,人和树高度融合,天然的契合如一,读到这里,令读者拍案叫绝。最后,诗人以酷夏恶劣环境作为全诗结尾,与诗开头的严冬相呼应,沉默的悬铃木是高贵的梧桐树,固然值得称道赞叹,而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坚韧,以及忠贞不渝的爱情观更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

3.叶潺作品

●睡莲

黑夜我紧紧地包裹自己在白日悄悄地开放我无法看清梦中出现的那张脸醉眼朦胧地看着我忽隐忽现眼里是我张慌的神色那一半的嘲笑一半的深刻半睡半醒之间寻不到一种方向像是去诱惑像已被诱惑我只有孤芳自赏着

作者简介

叶潺:本名张建明,居天津市蓟县。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蓟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见《诗刊》《诗歌月刊》《天津文学》《天津日报》《天津诗人》《每日新报》《泰国中华日报》等。获“天津市第一届文学新人奖”;“中国·天津第二届诗歌节”银奖。

●文达简评

《睡莲》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寂寞孤独中的期待。以“莲"为中心,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借物喻人。选择“梦中、神色、诱惑"这些意象表达作者内心孤寂之情。以反讽方式衬托作者“我"的纯朴自然,孤芳自赏的融合心态!“大处着眼,小处敏感”是诗的特点。所谓小处,是对我的生命的确定,以及追寻中的生活意义而言。借‘眼’的所见感悟,表面看似独立,实际等于两条线再走:一是莲的自我品质,二是在渴望寻找“梦中/出现的那张脸”,表达作者所追寻的人的理想。风格朴实,语言贴切,意象感強。这是一首特征明显的空灵的诗!“忽隐忽现/眼里是我张慌的神色”。音韵和谐,一咏三叹,反复吟哦。“像是去诱惑/像己被诱惑/我只有孤芳自赏着”。句式结构严谨。“那一半的嘲笑/一半的深刻”,给读者留下思维空间和悬念!“黑夜我紧紧地包裹自己/在白日悄悄地开放”,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白石莲花寄楚公》:“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作者吸收古诗营养创造了唯美的意境,把禅家物语表达得坦荡自然,可视为现代诗歌创作的一种路子!

4.王洪学作品

●山中荒村

几片石块遮在井口蒙住了荒村的眼睛石屋沉寂遍地荆棵喜鹊筑巢还在庭院的高树之上只是那个院子已经没有了完整的围墙那一直敞开的门是在等着谁的归来吗那扇被紧锁着的门是谁还在保留着生了锈的钥匙栾花簌簌撒落檐角风过如割当年的人们是否把他们的某个器官遗落在了曾经的故园薄薄的,厚厚的石阶掩卷不语我发现里面露出的书签是岁月的手指

作者简介

王洪学:出生,自幼研习书法,偶作诗文在本市报刊发表。现为蓟县作家协会会员,蓟县武术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当代硬笔书法研究会会员。早期曾发起组织农村文学团体“紫风文学社”。曾有系列散文作品《蓟州九记》发表。散文作品入选《天津区县优秀文学作品集》。作品《窦公墓断想》获得年“五子文化杯“散文二等奖。书法作品参加首届天津作家书法作品展,并入藏天津文学馆。歌词作品《梨花海》被天津广播电台谱曲、制作音乐作品。

●逢春简评

这是一首典型的思乡念土、热爱乡土故园的抒情诗,诗人用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以及细腻、委婉而清新的笔调描写山村的故乡农家院。这首诗具有深厚的时代特色,是当今二十一世纪新农村搬迁远离山村的一个社会缩影。首片以拟人、比喻的手法把井口比拟为荒村的眼睛,“遮”和“蒙”二字用的贴切、巧妙而传神!村里的人们虽然搬离了,但依旧把平时饮水的井口“遮”起来,这个遮就是村里人对井深深的爱护,爱井如爱眼睛一样,是传神之笔。第二片,诗人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通过描写石屋、荆棵、喜鹊、庭院、高树、围墙等故园实物,来反衬山村农家院的荒凉,体现山中“荒村”这一主题。

第三片,诗人巧妙借用提问和反问的手法,“那扇被紧锁着的门/是谁/还在保留着生了锈的钥匙……”深入细腻刻画诗人内心情感世界:对故园、对山村的无限热爱和惦念之情。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园还是故乡的亲,正所谓故土难离。第四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故园“栾花、檐角”来抒发诗人因人走院空、物是人非而留恋故园的情怀。“当年的人们/是否把他们的某个器官/遗落在了曾经的故园……”虽然故园主人早已离开,但故园依然浸透着当年主人的灵魂和精神气息。尾片,点睛之笔,诗人描写台阶采用意象的语言,台阶凝结诗人过往岁月的痕迹,寄托诗人满满的热爱之情。“薄薄的/厚厚的石阶……”虽然台阶薄厚不均,但台阶上面留有当年主人进进出出的踏痕印迹,留有诗人道不尽的情感寄托和岁月回忆。

5.临窗海棠作品

●静候莲开

永恒的期待守望成一双双深邃的眼睛在白玉般无暇的骨头里憧憬成莲花样的年轮春风不度的囹圄夏天的心愿被小心翼翼地卷进玲珑的笔芯里只待惠风吹响满池的碧箫签约一个没有半点尘埃的盛大花季翡翠的砚池里研磨鸟鸣和雨露的诗句挥洒阳光和月色的灵晖你亭亭高擎着纯洁的心莲迟迟不肯轻诺花期……

作者简介

临窗海棠:本名宁书云,天津市人,教师,天津红烛诗社成员。崇尚自然,热爱生活。作品发表于《天津教育报》、《天津文学》、《天津日报》、《津南时讯》综合副刊等。诗观:诗是心灵的天籁梵响。

●文达简评

《静候莲开》这首诗写出了沉寂思虑中的感悟,对生命理想的执着追求,这在充满紧张和焦虑的生存环境下,非常不易,流露着自然朴素的气息。“深邃的眼晴,无暇的骨头,憧憬成莲花样的年轮",用眼晴诉说反省自身与生命的记述!“卷进玲珑的笔蕊”,“吹响满池的碧箫”,诗人在词语中注入了十分充盈的意境与物象。在“翡翠的砚池里”,“鸟鸣,雨露,阳光,月色"在盛大的花香里,“高擎着纯洁的心莲”,以宁静谦卑的姿态,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心灵的启事。整首诗描写细腻,柔软并充满质地,其底蕴是文化和生命的延伸与诗性的解读。“签约一个/沒有半点尘埃的盛大花季",“迟迟不肯轻诺花期”,其诗的冷暖色调,悲喜交织,写出诗人对人世风物的感怀与独特理解。整体气韵不俗,言之有物,表达顺畅,诗意凝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ys/21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