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学校的沟通中,做明智的父母

(一)您的孩子对老师信赖吗

1.让老师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在家里很难克服的缺点

毛毛上小学一个学期之后,妈妈偶尔发现他写字时握笔姿势不对,就提醒他改过来,还经常给他做正确的示范。但毛毛改得不好,提醒时就注意一下,妈妈不说时他就又回到原来不正确的姿势。妈妈感到很难办。她想:孩子在学校写字的时间比在家里多,更何况毛毛对班主任张老师言听计从。于是,毛毛的妈妈特意去学校找了张老师,希望张老师在学校留意、纠正毛毛的写字姿态。张老师表示自己会帮助毛毛的。于是,当毛毛写字的时候,张老师特意站在毛毛的身边。当毛毛写完以后,张老师说:“毛毛的字写得很好,就是握笔的姿势有点不太对,如果改正过来,字还会写得更好看、更快。你看,就像李方那样。”张老师找了一个写字姿势非常正确的孩子给毛毛当榜样。毛毛很认真地照着李方的样子写起来。张老师对他不时地进行鼓励、纠正。经过一段时间,毛毛的握笔姿势就很正确了。

对那些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我们老师说的”是他们最强有力的说服别人的理由。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对老师的信赖,积极和老师配合,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在家里很难克服的缺点。

2.如果需要老师的协助,就一定要提前和老师沟通

其实,不仅是年龄小的孩子,就是10多岁的年龄大些的孩子,对老师的评价也是非常在乎的。有这样一个例子:

雨松上小学五年级,在不久前的期中考试时,数学没考好,比起自己以前退步很多。妈妈去开家长会时,他很不安,担心老师会批评自己。妈妈回来后,他问妈妈,老师都说什么了。实际上,老师没有单独就雨松的考试情况说什么,但妈妈知道雨松很在乎老师的话,就告诉他:“老师说你这次数学考得不理想,但解题思路很好,如果在做小题时认真一些,就可以避免失误了。老师相信你肯定会赶上来的。”雨松松了一口气,对妈妈说:“对,我就是总在很容易的题上出错误,我今后一定会认真检查,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雨松妈妈的做法很聪明,她充分利用孩子对老师的信赖,来促使孩子向上。

当然,利用孩子对老师的信赖也要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之上。老师和孩子父母的口径要尽量争取一致。否则,孩子一旦发现父母所说情况与事实不符,他们会有被骗的感觉,对于今后的教育可能会更加不利。所以,父母做事之前一定要考虑周全,如果需要老师的协助。就一定要提前和老师沟通,让老师明白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当老师和父母齐心协力时,自然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父母站在哪一边

老师和学生之间说起来关系很简单,是教与学的关系。但老师和学生长时间地相处,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发生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作为孩子的父母,当老师和自己的孩子有了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才恰当,换句话说,父母应该站在哪一边,这确实是让很多父母感到为难的事情。我们的建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孩子的错误,要对孩子的缺点提出批评;如果老师出现了过失,父母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要学会化解矛盾。

老师有时确实会犯错误,大部分老师会正视这一点。老师如果不承认自己有错误,有时是因为他还没有发现自己错了,有时是凭经验出发认为自己不可能出现错误,知道自己错了而拒不承认的少而又少。因此,如何让老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让老师感到难堪,确实是门艺术。

壮壮上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着组词了。在一次写作业的时候,老师要求就“竹”字组一个词。壮壮想起了曾背过的一句诗“斑竹一枝千滴泪”,就组了“斑竹”这个词。第二天,在发回的作业中,老师在这个词的下面打了“叉”。壮壮不知道自己怎么错了,就问妈妈:

“老师为什么说我错了呢?”妈妈看了看,明白老师可能是不知道有“斑竹”这样一个竹子的品种,就实话实说地告诉壮壮:

“可能是老师不认识斑竹,她不知道有这样一种竹子,所以说你做错了。实际上你是对的。”壮壮很奇怪:“老师连这都不知道吗?”妈妈认真地说:“老师当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妈妈比你们老师的年纪还大,还读过大学,上次去公园看恐龙展,那些恐龙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还不都是你告诉我的?老师也一样,也会有很多不了解的事情,这是很正常的。”壮壮又说:“那我要不要告诉老师她给我作业判错了?”妈妈想了想,说:“我认为还是告诉老师的好,但对老师态度要好,不要去批评老师。你可以告诉老师你背的诗,还可以告诉她紫竹院公园就有斑竹这种竹子。”

第二天,壮壮真的对老师说了。老师没说什么,只“嗯”了一声。壮壮告诉了妈妈,妈妈也一笑,没做评论,但她心里明白:老师知道自己错了,只是不好给孩子认错。但几天之后,壮壮发现自己的作业本上“斑竹”下面的“叉”换成了“对勾”。

(三)孩子的话怎么听

1.孩子有时会避重就轻

新学期刚开学没多久,8岁的乐乐对妈妈说:“我一点也不喜欢教外语的王老师。”妈妈问:“王老师教得不好吗?”乐乐说:“对。”然后她又说:“今天上课的时候,我同桌的李娜玩我衣服上的绳子,可是王老师批评我,说我上课玩,不认真听讲。她准是把李娜的手看成我的了。”妈妈明白了,并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而是老师批评了乐乐。妈妈说:“那你可以下课告诉老师,说不是你玩的呀。”乐乐说自己不敢向老师说。妈妈说:“那好吧,那我看见王老师的时候,跟她反映一下怎么样?”乐乐不说话了。过了很长时间,她才又对妈妈说:“李娜玩我衣服上的绳子的时候,我去夺了,可她总是玩,我就总是夺。”妈妈说:“于是老师就认为你也玩了,对吧?”乐乐点了点头。妈妈说:“我幸亏没有去跟老师说。因为你确实也违反了课堂纪律。李娜玩当然不对,你上课去往回夺其实也不对。老师有不了解情况的地方,但批评你也是应该的。”乐乐在向妈妈转述事情的经过时,隐瞒了自己的错误而只谈别人的不足,因此做父母的在倾听孩子的讲述时,一定要了解得清楚一些,避免由此引发新的矛盾。

2.孩子有时会为逃避惩罚而传达错误信息

在某次期末考试结束后,天津的《每日新报》接到了很多孩子父母的投诉电话,集中反映学校教材与考试内容不符、学生成绩普遍不理想等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相关学校,发现孩子的述说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

王先生的女儿就读于南开区某小学,这次期末考试英语成绩只得了个“良”。王先生责问女儿时,女儿告诉他:“我们班大多数人只是得‘合格’,得‘良’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刚学英语,教材上又没字母又没单词,可考试却要考这些,成绩不好也是自然而然的。”

记者走访了该校三年级的英语老师。记者从该班英语成绩单上看到:在41名学生中,有21名得“优”,优秀率达51.2%,根本不像王先生的女儿所说的大多数人只得了“合格”。当问及学校教材与考试内容不符时,英语老师介绍说,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以口语为主,但学校已为学生印制了字母卡和单词卡,试卷中涉及的听力等内容在课堂、课后均有练习,至于笔试的字母、完成对话等内容,在教学中均按国家大纲要求教授,并不存在教材与考试内容不符的问题。

就孩子“谎报军情”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心理学家。专家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父母与学校不能及时沟通,孩子成了惟一的联络员,往往孩子说什么,父母、老师就信什么,助长了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和理解复述事件说明原委的作风。只有当学校与家庭、老师与父母之间有了非常畅通的沟通渠道时,才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孩子的“小聪明”也就不会再耍了。

(四)沟通方式有哪些

现在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老师都会用“记事本”和孩子的父母进行联系。在“记事本”上,有孩子每天的作业,学校给孩子父母的一些通知,还有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父母要善于利用“记事本”,以达到经常和老师沟通的目的。

另外,面谈、电话沟通、书面交流、e-mail留言等等,都是父母与学校和老师沟通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可以视自己与老师的时间、精力、条件而定。

总之,沟通的方法有多种,关键是要有与老师勤于沟通的准备和意识,要充分认识到与学校和老师沟通的重要性。有了一个良好的出发点,有了得当的方式方法,就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xingtangren.com/bbfz/20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