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日新报
专版报道我区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
一起来看看吧~
V
武清区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纪实
年8月,武清区委、区政府从全区个行政村中倒排个困难村和8个经济薄弱村,启动了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工作中坚持统筹抓好工作进度和项目质量、面上创建和精准推进、任务达标和长远发展,聚焦高标准、高质量,整合区直部门、镇街、帮扶村、帮扶单位、帮扶组各方面资源力量,合力攻坚、狠抓落实,奋力攻取新一轮结对帮扶圆满收官的堡垒。截至目前,累计为个帮扶村投入帮扶资金22.9亿元,助推个帮扶村的73项指标任务顺利完成。
抓组织建设加强党建引领
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提升困难村党组织组织力,全区个帮扶村全部建成“五好党支部”,为帮扶村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结合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优配强了个帮扶村“两委”班子和“一肩挑”。全区共选派36名机关科级干部到村任职,选派31名专职党务工作者担任党组织书记,村“两委”班子35岁以下的比上届提高20.4%,大专以上学历同比提高11.4%。围绕巩固换届成果,育管并重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换届“回头看”,对村“两委”干部履职情况开展全覆盖实地查访,发现处理问题干部14人;实施“头雁培育”计划,采取“全覆盖轮训+精品小班培训+先进帮带后进+手机短信提示学习”模式,提升能力素质;出台行政村考核评星和村干部管理两个《办法》,实施村干部指纹打卡制度,督促规范履职。紧扣全区七大战役、21场攻坚战,开展“决胜攻坚战、党员作示范”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带动2.2万名农村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展现风采、聚力攻坚。抗击疫情期间,豆张庄镇王尔唐同志、徐官屯街道黄金华两名党员在疫情防控中不幸牺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使命初心,分别被追授为天津市、武清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围绕强化镇街党委龙头作用、强化党员日常管理、强化村务监督等7方面内容,出台基层党建“1+7”文件,构筑抓党建制度支撑。制定农村基层有效治理标准化体系,建立起村党组织为轴心的“一轴三体”工作机制,细化村级事务18项制度、30项流程,实现村级事务处理标准化。高标准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安排专项资金2.7亿元,按照外观风格、内部结构、建设流程、装修设计、管理使用“五统一”原则,完成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个,改造面积15万平米。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标准,每年投入2.1亿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比年换届前增长万元,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白古屯镇韩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
抓产业帮扶带动富民强村
坚持把发展壮大产业作为帮扶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路径,以特色产业带动村庄增收、群众致富。截至目前,全区26个产业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并均已见到收益。突出“一镇一业、资金整合、保底分红”的运作模式,综合研判确定体现镇域特色的好项目、优质项目。全区共谋划现代都市型农业项目14个,仓储物流项目2个,商务楼宇招商项目10个。区财政投资2.6亿元,对全区26个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依托区域内镇村现有的青萝卜、红番茄、青玉米等特色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采取“特色产业+项目”的方式,整合资源,将帮扶产业项目纳入现有特色产业项目大盘子。深挖龙头企业潜在能量,依托技术和市场优势,采取“龙头企业+项目”方式,将帮扶产业项目与龙头企业拴连,借船出海,带动帮扶产业项目高效运营。先后培育了白古屯镇桐林生态园、下伍旗镇运河东畔产业园、南蔡村镇粜粮务产业园等12个优质农业产业项目,成为带动村庄发展和村民增收的新引擎。依托“小兔拔拔”“小熊掰掰”“小雀登枝”等“武清果蔬”品牌,定期组织开展进京系列宣传活动,与商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广“现代企业+小农户”直接对接的产销模式,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和益农信息社,多渠道销售困难村农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既壮大集体经济,又带动农民增收。根据产业项目合同测算,个困难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20万元。
抓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环境
突出乡愁、宜居,着力改善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区财政投资4.8亿元扶持美丽村庄建设。目前个帮扶村均达到美丽村庄建设标准。坚持“立足村庄特色、塑造乡村魅力、不搞大拆大建”,强化区级主导,统筹各村建设标准、指导单价和资金匹配,统筹农委、水务、住建等部门协助村庄设计好“空间结构、道路通行、生活服务、村庄环境”四种布局,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第三方实地踏查、组织专家论证基础上,编制建设规划,规范农村风貌管控。聚焦工程质量,组织农委、卫健委、交通局、水务局等20家区直部门细化工程建设标准,形成水、电、路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28项,地上地下一体推进。聘请第三方监理机构,对各村建设项目实施前期实地核查、中期巡回督查、后期统一验收,确保每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成为精品工程。突出责任落实、日常巡查、考核管理、专项奖励四个重点,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分别制定针对性管理办法,形成农村全域清洁化管理制度体系。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成效量化排名,区财政投入万元,对优秀镇街、优秀村庄给予专项奖励;对排位后三名的镇街,分别按照5万元、10万元的标准进行处罚。
梅厂镇东陈庄村美丽村庄建设实景
抓有效治理促进村庄和谐
群众在农家书屋阅读
紧扣文明、和谐,深入推进文明村庄和平安村庄创建,以文明乡风为脱贫攻坚筑魂。抓实文明村庄建设。搭建四类载体平台,推动全区个村全部建成“文明村庄”。落实“一课四讲”,做强“百姓课堂”宣讲项目,组织党校专业讲师、一线记者、新乡贤、农技专家、致富能人5类人员开展巡回宣讲,提振脱贫信心;建立“一站四队”,打造村级文明实践站,组建学习宣传、文化健身、互帮互助、文明风尚4类志愿服务队伍支,推进文明实践;抓实“一约三会”,逐村修订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美家理事会3类村民协会作用,助力移风易俗;开展“一评一乐”,定期组织“星级文明户”评选,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打造农村文化乐园、“草根”舞台,组织村歌大赛、广场舞大赛等系列文体活动,倡导幸福生活。抓实平安村庄建设。深化“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号工程创建,逐村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区财政投资2.5亿元,推进技防网建设、智慧交警建设和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建设,架设前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点位0余个、铁路护路视频监控点位60余个,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武清“城市慧眼”;建立区级、镇街、村社区三级信访维稳“套娃体系”,做强乡贤调解协会,成立了区乡贤人民调解协会,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加强重点人员管理,问题隐患有效管控。今年1-7月份,共发生赴区以上农村信访18件,同比下降21.7%。
群众在健身广场组织文体活动
抓兜底保障不落一户一人
坚持精准识别、精准认定、精准救助,全区低保、低收入、特困供养等名困难群众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依托民政系统“筑基”工程,对村、社区30万户居民定期进行排查走访,动态掌握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开通困难群体求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bbfz/2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