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陕西陈亮煎饼就抹糊,越吃越富有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

  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对故乡、往事、童年的追怀…

煎饼就抹糊,越吃越富有

陈亮(陕西商州)

  老家陕西商州有许多种可口的民间美食,但在我内心深处,最为难忘的也是我最钟意的便是煎饼就抹糊了。商州人早餐必吃洋芋糊汤(土豆和玉米糁熬制的稀饭),若是几天不吃糊汤,那感觉浑身都不会自在的。当然,作为土生土长的商州人,我也不例外。

  打记事时起,我们的早饭就是吃洋芋糊汤,后来上了初中,因为条件限制,竟然一天早晚两顿都是稀糊汤陪伴。尽管如此,我却从来没有厌恶过这种非常低廉的饭食,也许这种饭食早已经融入到了我的骨子里了。不过吃糊汤除了有下饭菜,还需要有馍馍,光吃糊汤会不耐饥,于是乎,锅盔和糊汤就成了最好的完美结合。

  吃糊汤时除了搭配锅盔和馒头外,还有一种美食便是煎饼了。在过去,由于粮食匮乏,长期吃锅盔较为"浪费",人们总是将面粉和成稀糊糊,然后在锅内摊成薄饼,再卷了炒土豆丝一起吃,那会节省不少的粮食。

  说起摊煎饼,奶奶可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把式,过去没有电饼铛,烙饼都在做饭的大铁锅内,因为烧柴火,这就要严格掌握火候才能烙饼,用树枝剁成的柴火可是坚决烙不成饼的,因为火力太硬,容易烙糊,只有用晒干的麦秸或树叶,才是烙饼的最好燃料,可以使锅底保持文火而不会烙糊。

  那时候人们普遍贫穷,除了炒菜做饭时才用少量的菜籽油之外,烙煎饼可从来舍不得用油的,为了防止煎饼粘锅,每次在摊煎饼前,会先用一种从漆树上割下来的漆籽压榨成的漆籽油在锅内润滑一下,以防粘锅。漆籽油因为冷却后成为一种和蜡烛相似的固体油,受热后会融化,我们管这种漆籽油叫做漆蜡油。

  每次烙饼时,奶奶可是从不用外人帮忙的,因为只有自己才能够较好的掌握火候的大小。先是在锅底塞一把麦秸,待锅烧红后,用固体的漆蜡油在热锅内均匀地旋一圈,接着舀入一勺事先和好的面糊糊,用锅铲迅速在锅内滑开至四周薄厚均匀。此时锅底燃烧过后的火星子的热量才刚刚合适,稍等片刻,再给锅底里塞一把麦秸,用锅铲将锅内的煎饼翻个面儿,盖上锅盖,焖几分钟功夫,一张喷香的煎饼就大功告成了。

  仅仅吃煎饼,奶奶总会用蒜泥和醋兑成辣椒水汁儿,每次吃时,将卷起的煎饼蘸着汁儿吃,总是别有一番风味,若是赶上夏秋之交的时节,奶奶就会炒了青辣椒、南瓜片或土豆丝,用煎饼卷了吃,那种感觉惬意极了。不过,用漆蜡油摊成的煎饼那可得趁热吃,冷却后就仿如嚼蜡!

  其实吃糊汤就煎饼那是后来日子有了起色以后的事儿了。此前人们隔三差五的,每次煎饼过后,奶奶就会把摊饼过后剩余的面糊糊掺入事先烧好的沸水中,再次烧开,便成了另一种颇似煮过面条过后的粘稠的面汤了,我们当地人把这种面水儿美名其曰为“抹糊”。奶奶也时常戏谑道:“煎饼就抹糊,越吃越富有”。不过吃着卷有蔬菜的煎饼,再喝口清甜的抹糊儿,当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若是给抹糊里打个蛋花或加入些许青菜,那种口感就更是另当别论了。但它与煎饼搭档,才更是完美的结合,真可谓是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冬瓜。

  我时常想,许是那时候的人们贫穷,为了不造成浪费,便把煎饼过后的面盆子清洗,却又舍不得倒掉而用来糊成面汤儿,却因拙成巧,被人们流传了下来。不过,现在的老家人,时常都会摊煎饼吃,但早已经进化成电饼铛了,偶尔也特意做这种被人们称作抹糊的饭食,但多是人们有意而为之。

(注: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END作者简介

  陈亮,男,80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人,业余爱好文学,系商洛市作协会员,曾漂泊于北京、西安、东莞等地。现从事村委会文书工作。曾在《四川烹饪》《烹调知识》《医食参考》《饮食科学》《江门文艺》《打工族》《喜剧世界》《山西老年》《考试与招生》《大公报》《澳门日报》《中国电视报》《中国旅游报》《中国老年报》《中国石化报》《中国石油报》《中国食品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南方法制报》《法制文萃报》《泸州晚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晚报》《青岛日报》《每日新报》《常州晚报》《大江晚报》《平潭时报》《齐鲁晚报》《合肥晚报》《桂林日报》《图书馆报》《贵州商报》《贵阳日报》《四川政协报》《华商报》《陕西农村报》《陕西工人报》《西安日报》《商洛日报》等全国近百家新闻媒体发表散文作品若干。

     征稿启事

  〈嘉年华时光〉“我的扶贫故事”和“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全国有奖征文大赛正在开展,欢迎   每期,经过编委会初评、优秀征文展播、文稿质量、读者阅读和评论等,最终综合评选后会在〈嘉年华时光〉   一等奖一名,奖励陕西中烟延安(红韵)两条(每条价值元)、价值元核桃酱大礼盒一个、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

  二等奖两名,各奖励陕西中烟价值元延安(红韵)一条、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两提。

  三等奖三名,各奖励陕西中烟延安(红韵)礼盒两个(每个价值60元)、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

  优秀奖若干名,奖励陕西中烟价值60元延安(红韵)礼盒一个。

  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均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fz/22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