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的时候,全家都很高兴,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手臂总有一些异样,‘软绵绵’、‘总是耷拉着’、‘不会活动’、‘像面条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位焦急的母亲
答案有可能是他/她出现了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不同的损伤会出现不同的异常姿势
就连三头六臂的哪吒也招架不住
记笔记从现在开始:1
什么是臂丛
臂丛神经从椎管内的脊髓发出,最终在腋窝处形成五条大的神经,分别为: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和腋神经。
关于臂丛神经损伤?由产伤、交通事故、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自椎管内神经根起始处到臂丛束部(五大神经发出处)范围内的周围神经损伤,造成患侧上肢运动及感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常遗留终生残疾。产前、产中、产后的危险因素均会导致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产前:胎位不正、母体高血糖、宝宝产前体重过重(4KG)、多方面复杂因素;
产中:产程过长、臀部先出宝宝、宝宝较大、孕期42周
产后:创伤、感染
敲黑板: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除了外观上的变化,还会带来多种行为受限:如伸手抓握、抬臂穿衣、端碗进食、四肢爬行等等,长此以往,孩子会出现韧带和肌肉紧张、半脱位、肩膀发育不良甚至终身残疾的后果。所以
出现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后,
及时治疗是王道!
如何把握“及时”
请认准一个时间点:
出生2个月2个月前医生初步诊断后,家长应密切观察手臂的恢复情况,同健侧或同龄儿童做对比。在家注意摆位和训练。
早期目标:支持自发恢复、疼痛最小化、防止继发性损伤(如肌肉或关节挛缩)、促进典型的运动模式和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康复早期需进行摆位策略:
⒈侧卧位:躺在患侧时头部支撑在中立位置且防止患侧肩部内旋;躺在健侧时应鼓励患侧肩部多运动。
⒉俯卧位:注意促进患侧肩关节旋后及患侧上肢承重。
⒊仰卧位:将双臂的肘部和手置于比肩部更高的位置。
●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产后的10天内,通过弯曲肘部,将手臂放在上半身的位置,消除颈部受伤部位的机械应力。之后,开始物理治疗,以支持再生过程。
7~10天时开始,可在出血、肿胀消除后进行,以不引起疼痛。但注意:对于上干型损伤的孩子,要避免过度伸展孩子的肩关节及从腋下抱孩子!
2个月后患侧仍然异常,及时就医,进行外科咨询。轻则通过神经松动就可缓解,重则需要进行手术。通过神经探查术了解损伤情况并进行治疗。
手术如常康复接棒康复介入才是保证孩子活动如常的
不二法宝
2
哪些康复治疗可以缓解
儿童康复治疗师会根据评估情况,采用相应的康复策略来促进部分神经肌肉的早期激活和感知觉的提高。
▲低频电刺激
▲手法:神经松动
▲软组织神经机械接口松解
▲关节活动度维持
▲神经松动术:正中神经、尺神经、颈神经根滑动手法
▲肌内效贴:引起患儿注意患侧,促进受累肌肉恢复
▲水疗:利用水浮力,促进主动运动
▲多感观刺激:用游戏增强感知,促进主动运动
儿童康复治疗师
发表于4天前阳光康复查看:回复:目前,针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项目已经有很多了,只要家长不要抱着“长大点就会好的”的态度观望,医院确诊治疗,才能不错过宝宝的最佳康复期哦!
已经在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宝宝
回家更不能荒废时光哦
家庭作业做起来
gogogo
家长可以做的●抱姿:
2个月以下孩子的抱姿应该避免在横抱时把孩子的患手夹在大人腋下;
2个月以上的孩子最好竖起来抱,并注意让患肢置于大人肩上,避免患儿患侧腋下托举。
●感觉训练:经常对患肢做按摩,同时用不同质地的软布摩擦患侧,以提高对不同质地的物质的认知。
●支具的介入
●功能训练方法:
被动与主动助力运动,每日4组,每组每个动作做12次。
●其他活动:(家长可选择以下几种游戏进行)
1.鼓励患儿用患手去拿取前面或侧面的玩具;
2.拍掌或两个人玩拍手游戏;
3.辅助患儿用健手抓住患手去摸自己的鼻子、摸对侧耳朵、摸头顶等;
4.用线挂起彩球,鼓励患儿举手拍气球;
5.鼓励患儿进行双手推球游戏;
6.鼓励患儿患侧手抓住木块敲打桌面、捡小沙包、挤捏海绵球等;
7.在患儿恢复一定程度后,鼓励患儿患侧上肢承重。
儿童康复治疗科我院的儿医院重点科室之一,设有康复评估、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吞咽治疗、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感统治疗、引导式教育、全方位密集性运动训练系统、电疗、水疗等。服务于脑瘫、自闭症、唐氏综合征、骨折术后、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
儿童康复门诊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上午8:30-11:30
下午13:00-16:30
门诊直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fz/2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