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创新特色教育生态城学校推广ld

化学课、美术课、音乐课在一起“发酵”,把课堂搬到惠风溪畔,一同上课的小伙伴或许不是同班同学……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和实践,生态城在各学校开展的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取得阶段性成果。让生态文明的“绿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生根发芽,成了生态城又一突出的教育特色。

日前,中新天津生态城举办生态教育校(园)本课程开发总结暨优质课评选表彰会。此次评比活动自去年11月份启动以来,共收到各学校、幼儿园报送的课程53节,充分展示了生态城在生态教育方面取得的优质成果。

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中国和新加坡共建生态城市的旗舰项目,在生态发展、生态教育方面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自年年底,生态城开始探索在校园里启动“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力求通过生态教育校本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态环境、了解环保理念、感受自然文化,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带动生态城特色教育进一步发展。

经过一年的努力,生态城各学校、幼儿园逐步在课程中摸索出了实现区域特色与学校特色融合发展的路径。

在此次评选中,来自天津华夏未来中新生态城小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南开小学等学校的53节优质课程入选,经过专家组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其中,滨海小外和华夏小学报送的《“低碳大本营”之我的低碳足迹树》《妙用海洋宝藏,巧当海洋小卫士》、英语戏剧:学习与表演——新编《拔苗助长》第二幕、《垃圾分类项目招标会》四个课程获得特等奖。

绿色课堂是为生态城的孩子们开设课本之外的“选修课”,内容涉及环保、工艺设计等,上课的地点则是在小区里、企业里甚至大自然中,而老师也涵盖了科研学者、社会工作者和技艺高超的工匠等“大咖”。

总之,就是要把“生态教育”带进生态城的幼儿园和学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态环境、了解环保理念、感受自然文化。随着各个学校生态校本课程的陆续开课,生态城的学生们得以体验到与众不同的“绿色课堂”。相比而言,幼儿园的教学形式则更加灵活,集体活动、参观展览、动手实践,甚至亲手种菜都成了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方式。

发布媒体:每日新报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ls/22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