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特快专递

咋一看这个题目,或许大家会认为是一则新闻,或许也会被认为是推送本文的一个策略。为了不被误会,首先有必要先解释一下标题。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它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信息,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新型服务,是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成长最快的产品服务之一。它由国内互联网创业者张一鸣于年3月创建,于年8月发布第一个版本,截至年2月,“今日头条”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4亿,日活跃用户超过万,月活跃用户超过万,单用户每日使用时长超过57分钟。其中,“头条号”平台的账号数量已超过6.5万个,与今日头条合作的各类媒体、政府、机构总计超过家,签约合作的传统媒体机构过家。当用户使用微博、QQ等社交账号登录今日头条时,它能5秒钟内通过算法解读使用者的兴趣DNA,用户每次动作后,10秒更新用户模型,越用越懂用户,从而进行精准的阅读内容推荐。”

上述这些都是度娘告诉我的,当时我看到“今日头条”这四个字的时候,以为自己的《特快专递》这篇小文上了今日头条呢。呵呵~

《特快专递》是我十多年前写的一篇市井小品文,原名《感谢小偷》,先是投给《每日新报》的征文,一直迟迟没见回复以为不用了(后来才发现发表了),于是又再次投稿,于年6月8日首发表在《新安晚报》上,后来又被多年报纸刊发。在《乌鲁木齐晚报》上发表的时候,标题被编辑袁玲改为《特快专递》,后来一直用这个标题。记得最后一次《现代快报》刊发的时间是年6月18日,编辑是张荣。文章发表的当天,就被新浪网转载了。

前些年,报刊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快餐文化也着实火了一把。城市故事、城市笔记、生活小品、百姓故事、市井故事等等,虽然报刊的栏目命名各异,但是内容都大相径庭。用一句通俗好懂的话说,就是老百姓说老百姓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生活的点滴,生活百态、人生百味、家庭趣事等无所不包。那时,经常发表文章,在网络逐渐兴趣的时候转载是司空见惯的。记得有段时间我大致百度了一下,不到半年时间从故事、小说、生活小品、幽默段子到在杂志上和工作在线发表的论文等,被转载竟然高达百次之多(一篇文章被转载十多次的有之)。我是对什么事情都看得开、看得淡的人,对于被转载从不问津,当文友建议叫维权的时候,我大多数是一笑而过。或许有人会问,以前被转载那么多都一笑而过,这次被转到今日头条为什么会拿来说事?下面要说的就是原因所在:

今年,第一次看到《特快专递》被转是在“大河论坛”,被一个昵称为“汴京古都”的网友转载的,当我看到文章标题前面加了“幽默故事”几个字的时候,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明明是一篇市井故事呀)。

当我又在今日头条看到《特快专递》于年2月19日被转载的时候,才知道“大河论坛”的帖子原来转自“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就是不一样,发表的当天就有近30个跟帖的评论者。评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其中有几个人对冠冕“幽默故事”进行质疑。转载者还算磊落,文章后面加上了我的名字;让人产生异议的是,作者就作者呗,竟然注名为“自说作者某某某”。看到此,心中便有了疑惑。“自说”,看到这两个字第一印象会理解为是如同口述的一个栏目,也就是说大家看到会以为是作者本人给“自说”投稿被采用了。这样以来大家对“幽默故事”产生异议,就不单单指编辑选稿的问题,而是已涉及到作者对栏目理解的问题了。当时我试图跟帖说明一下,当写好帖子发表的时候提示要注册头条号,又看到文章后面有一个说明:“作者想联系?读者没看够?请加,看更多传奇、悬疑、情感的世态故事!”于是我急忙加了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白癜风药膏有哪几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xingtangren.com/mrxbnr/18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