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那只靴子再也等不着了

文哏大师苏文茂先生,那个须发皆白的和善老头走了,留下了《批三国》、《扔靴子》、《文章会》等经典相声段子。

爱听苏先生的相声,干净、有文化。

今天翻开报纸看看,多少有点遗憾。对苏先生的报道不多,在文娱版当头条的更少,多是豆腐块或边栏,精彩的标题更是凤毛麟角。

时代不同了,老派的相声年轻人听得少了,他们更关心的是明星的八卦新闻、绯闻。对苏先生有感觉的人兴许不多了。

还是看看报纸是如何报道此事的吧。

苏先生出生在北京。

今天《北京日报》的标题是:“文哏大师”带走相声的滋味儿。

今天《北京晚报》的报道规模偏小,只发了边栏小消息,消息后附带了近些年离去的相声名家,如马三立、高英培、马季等。

北京青年报今天同样起了个对仗的标题,亮点是把苏先生的名字嵌在标题中:“批三国谈武说文相声圈同悲;论捧逗德高才茂老先生去矣”。这标题文气较足,配苏先生合适。

《京华时报》的标题是:难得苏先生于无声处说相声。

?

今天《法制晚报》的报道体量在北京各报中算最大的。两个版报道的标题分别是:“先生之死”以及“我有一口气就应该表演”。两个标题一个沉重,一个煽情。

煽情的标题来自于对苏先生五徒弟刘俊杰的采访。刘俊杰说,生病后不能上台演出是师父最大的遗憾,他的心愿很简单:“我有一口气就应该在舞台上表演,我最大的心愿是永远站在舞台上。能够听到观众的笑声,就特别的高光”。

苏先生成长成名于天津。该地报道相对厚重。

《天津日报》:相声表演艺术家苏文茂去世

《今晚报》做了半版报道,标题对仗:绕梁犹在“文章会”“苏批三国”成绝响。

天津《城市快报》的标题是:他让相声变得温文尔雅

《每日新报》报道规模较大,用了三个版报道:头版主打照片的标题是:相声失苏。(只有四个字,但很有分量)

有其他三个版的标题分别是:

“孝勇男儿情义先生”、“另外那只‘靴子’再也等不着了”、“批三国品红楼美名远扬含梨片扔靴子废品翻身”。其中“批三国品红楼美名远扬含梨片扔靴子废品翻身”这标题荟萃了苏先生的几个名段:批三国、批红楼、含梨片、废品翻身记。

袁阔成先生走了,从此谁还说三国;

苏文茂先生走了,从此谁还批三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ys/21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