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换新版,看看有哪些颠覆性改变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换新的了,先学汉字再学拼音。”

  笔者从县教育局了解到,自今年9月份开学,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新版课本就已经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正式投入使用。

与使用多年的旧课本相比,“大变脸”后的语文课本有何不同呢?而面对新版教材,我县一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如何呢?

首先曝光一组新旧课本对比图!赶紧看!

变化一整体高大上

 “开本尺寸大”,原人教版语文教材是32开本,页。

  

  新教材是16开本,页。而且封面整体更美观活泼,色调明亮温暖,画面一派欢乐祥和,小编看着也甚是喜爱。

  

  “印刷字体大”,原教材课文标题是二号字,正文小二号字,田字格的字介于二号与小二号之间。

  新教材课文标题是小初号字,正文二号字,田字格的字介于小初与二号之间,可以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小编偷偷想了一下,这样教室里“小四眼”们是不是会少很多。

  总之,与原教材相比,新人教版教材从装帧设计、字体选择以及页面布局上,都让人感觉到了大气,不仅体现了现代化的元素,而且水墨画插图也被广泛使用,更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变化二先识“天地人”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小学语文第一课,学的应该都是a、o、e这三个拼音。

  

  但是入学马上学拼音,实在太抽象了。因而从今年起,一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对这方面进行了调整,要先认“天、地、人”这三个常用字,再开始学习拼音。可以说,这是新教材在内容上最主要的变化。

  同时,原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目录顺序为“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

  新教材则改为了“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等。

  

  针对这样有些“颠覆性”的变化,老师们是怎么看的呢?

  “孩子从幼儿进入到小学生的身份变化需要一个过渡期,而汉字在孩子眼中更为熟悉,平时生活中都有所接触,所以学习过程中也更容易接受。”县心湖小学语文教研组负责人侯玉莲表示,拼音的学习对新入学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和单调,而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可以让孩子不至于一入学就被完全陌生的知识所难倒,体现了一种幼小的衔接,让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

变化三识字量减少

在识字量方面,新教材总数由原来的字改为了现在的字。尽管总量减少了,但要求会写的汉字量仍保持字不变。原先要求学生们会写的字,基本都是独体字,如“大”“小”,但新教材里增加了一小部分的双体字,如“林”“从”。无论是识字部分,还是写字部分,新教材都增加偏旁部首、笔顺等提示内容,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有了更好的辅助。

据了解,识字进度的调整,是为放缓语文学习坡度,减轻一年级的小不点儿们负担和畏难情绪,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会阅读乐趣。

变化四不能“倒插笔”

  不能“倒插笔”,是一年级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新教材为了从第一课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特意在田字格上面添加了“书写提示”栏目,提示学生们注重笔顺规则,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等等。

“写字是有规律的,按规律写,字能写得更顺手更漂亮。”一些语文老师表示,“尽管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孩子也并不是只会打字就可以了,写字不能弱化。”

变化五重图文并茂

  新教材更注重图文结合,色彩明亮的各式插图在教材中随处可见,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新课本里融入了很多传统文化和生活元素,还配有相应的插图和诗歌,这样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侯玉莲翻开课本中的水墨画插图对笔者说道。

变化六阅读分量大

  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新教材与阅读接轨,新增了“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阅读吧”,需要家长一起参与,提倡亲子阅读。“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会陪我一起看书里的小故事,我最喜欢里面的小兔子了。”说起新课本里的故事,一年级新生颜乐一稚气的小脸上写满了兴奋。

  

  新教材在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兴趣与语文素养的培养了。

部分来源:每日新报新教育周刊

编辑/陈艳萍

版式/陈鑫漂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ys/21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