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津商赶大营140周年津商援疆产业

1月31日,天津市新疆商会举行“重走丝绸之路再创津商辉煌”——纪念津商“赶大营”一百四十周年主题年会。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黎昌晋,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主任张建国,老同志周绍熹、曹秀荣、张元龙等出席。新疆天津商会和天津新疆商会会长蔺青代表商会向新疆莎车地区困难群众捐资20万元,向在津上学的内高班少数民族学生捐出助学金10万元,同时宣布在天津市慈善协会设立新疆商会民族团结慈善助学公益基金50万元。

1月31日,天津市新疆商会举行“重走丝绸之路再创津商辉煌”——纪念津商“赶大营”一百四十周年主题年会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黎昌晋在会上讲话

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主任张建国在会上讲话

天津市新疆商会、新疆天津商会会长蔺青致辞

津商援疆产业联盟启动成立

1月31日,天津市新疆商会举行“重走丝绸之路再创津商辉煌”——纪念津商“赶大营”一百四十周年主题年会。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黎昌晋,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主任张建国,老同志周绍熹、曹秀荣、张元龙等出席。

年前,三千货郎满天山的历史记忆从未被淡忘。昨日,纪念津商“赶大营”周年主题年会举行。年会突出传承“赶大营”精神,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促进津疆共荣,再现津商辉煌。

天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张建国表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为津疆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也为津商弘扬“赶大营”精神,重走丝绸之路,再创津商辉煌,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大战略的启动实施,企业资源配置的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

为加强津疆两地合作,叫响“天津”品牌,津商援疆产业联盟昨日正式启动。新疆天津商会会长蔺青向记者表示,目前生活在新疆的杨柳青人后裔约有47万人。从先祖进疆算起,他们现在多已是第四五代甚至第六七代后人。此次成立的津商援疆产业联盟集结近百家天津各行业商会、全国各省市天津商会、天津本地企业以及在新疆投资的津籍企业等,推动津疆两地经济合作。

年会期间,“赶大营文化馆”正式揭牌。文化馆位于赶大营历史上八大家之一的杨柳青周家大院。占地近平方米的院落陈列着有关赶大营内容的铜雕、楹联、诗词、老照片等。这是继杨柳青安家大院之后,又一座多形式、多功能的历史文化院落。

为重现辉煌历史,电视剧《赶大营》、专题纪录片《大营客春秋》(暂名)以及《赶大营风云录》绘画艺术专题片均在筹拍之中。《丝路津商》、《赶大营》两部长篇小说进行了首发。为重走大营路,天津——新疆骑行活动也将在今年启动。该活动以“赶大营”之路作为骑行路线,横贯中国腹地,也恰是丝绸之路的重合之延长线。预计历时40天左右,计划骑行公里。

此外,80岁高龄的书画艺术家杜明岑用两个多月创作的大幅国画《津商百艺进疆图》和长诗《赶大营赞》以及他用三年时间创作的30米长卷《赶大营风云录》也正式展出。

除了一系列历史、文化、经济交流活动,天津新疆商会还向新疆莎车地区困难群众和在天津上学的内高班少数民族同学捐资30万元。同时,投资50万元,成立津疆两地慈善助学基金会。

本次年会由天津新疆商会、新疆天津商会共同主办。

背景资料: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赶大营”、“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四次贫困民众大迁移。赶大营是在年钦差大臣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征讨阿古柏入侵的背景下兴起的。

宗棠率领大部队进军西北时,天津杨柳青受灾严重,人们纷纷外出谋生。由于新疆地广人稀,军队很难买到生活用品。天津杨柳青商贩挑着货郎担,挑上津京等地生产的各种中成药、日用小百货等,跟着左宗棠的大军转战天山南北做小生意糊口。许多杨柳青商贩因追随部队大营不断迁移,故名为“赶大营”。

到清军收复全疆时,随军的杨柳青商贩已遍布新疆各大中城镇,形成“三千货郎满天山”的局面。赶大营是天津人的历史壮举,也是我国近代商贸史上的奇迹。津帮在新疆商业史上开创了众多第一,其数量至今难以统计,成为新疆商业发展的奠基者。《新疆图志》记载称,新疆商业“津人植基最先,分枝遍及南北疆”。(每日新报)









































环孢素胶囊
环孢素胶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xingtangren.com/bbfz/21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