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年的市级重点中学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坐落于河东区音乐街,拥有绝佳的地缘优势——地铁9号线、5号线近在咫尺,更被海河环绕,金阜桥、直沽桥连接河东、河西、和平三区,吸引更多家长垂青,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在“行健教育”办学特色有力引领下,这所历史名校焕发着勃勃生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成绩在河东区名列前茅,收获了国家级高中示范校、天津市重点中学、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天津教育“最具影响力”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天津市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天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一系列荣誉。
凝炼“行健”办学特色内涵“德、行、自、健”成为行健教育的关键建校64年来,第五十四中学始终深耕足球教育。一路走来,校足球队捧回了大大小小的奖项,培养了成百上千的足球人才,诞生了十多名国脚和一批国家级优秀教练员。年,第五十四中学入选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足球教育
如何将足球精神融合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第五十四中学借助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对学校“行健”办学特色的内涵加以提炼——“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的运行以日月星辰不停顿地运转为最显著特征,其标准就是强健。君子效法天,就要学习上苍的那种永无止境的精神,自己要依靠不断增强自身的力量来达到持续发展,永不停息。在此基础上,学校将“行健”用“厚德而行,自强而健”进行总括性解释,从而确定“德、行、自、健”是行健教育的关键:“德”是行健教育的基础,“行”是行健教育的核心,“健”是行健教育的追求,“自”是行健教育的关键。
从一个项目到一门学科,从学科精神再到学校文化,五十四中学由足球项目优势到体育学科优势再到学校办学优势,由足球运动到体育精神再到学校文化精神,由足球项目经验到学科教学经验再到学校办学理念……第五十四中学“行健教育”办学特色最终形成。
实施大学智慧与中学智慧的融通工程围绕课程体系与课堂教学模式持续发力年5月,第五十四中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成为“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天津师范大学的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九科专家进驻学校,每月定期与教师们一起教研、评课,举办专题讲座,“专家引领”成为常态。各学科组认真积极教研,强化集体备课,至今共推出了研究课近节,师大学科专家走进课堂,当场进行课堂教学诊断。评课时专家们高屋建瓴,站在学术前沿的高度并结合学情,从教学设计着眼,提出中肯的意见。老师们也畅所欲言,思维的碰撞激发了智慧的火花。经过专家点评,教师们豁然开朗,真正做到了中学智慧与高校智慧的融合。
实验课
在众多专家引领下,第五十四中学近年来在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持续发力。特色课程体系方面,学校现已推出《行健教育学科特色课程―做中学》系列,《行健教育足球特色课程》,以“活动体验”型校本课程为特色,从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人文艺术熏陶、社会生活实践、科学探索等方面展开。目前,学校自主开发、较为成熟的校本课程有:《古今礼仪在中国》、《奇幻的海洋动物世界》、《诗词中的地理知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数码成像及图像处理》、《足球文化》、《物理学和天文学简史》、《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天津的区域文化》、《身边的高科技》。
平板课程实施五行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学校积极探索知行合一的“五行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导行、自行、同行、伴行、践行”教学实验,并引导教师们进行教案和学案的融合,组织编写了《教学案例集》和《导学案设计集》。“导行”,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知道将要做什么、怎样去做;“自行”,学生自己去尝试,在亲自做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同行”,在做的过程中要交流经验,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在相互鼓励与启发中一起前行;“伴行”,教师要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给予足够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rc/2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