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年9月16日晚上,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的与张弘老师的对话。这场对话内容比较丰富,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这本新书。感谢思南文学之家的朋友很辛苦地把这场对话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在这里分享给朋友们。
文中插图为上海、北京、南京三地新书发布现场图。摄影樊从祥等。
北京签书现场。
张弘:各位亲爱的思南读书会的朋友,还有魔法童书会的朋友们,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在星期六的晚上欢聚在这里。今天是思南读书会的第期,自期之后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是一个新的开始。这里是上海最有名气的线下读书会——思南读书会,联手最有人气的上海亲子阅读线上平台—魔法童书会,这是我们联合举办的一场活动。
魔法童书会一般介绍的是童书,但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作家,他不是一位童书作家,他的作品也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童书,但是它符合我们魔法童书会选择、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的两个原则:第一个是我们要推荐有魔法的作品。大家看,本来今天天气预报说有台风要来,对不对?史上最强的台风,但是这个台风听到我们今天搞活动,就转头扑向其他国家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诸神的踪迹》,所以注定今天晚上是一个思接千载的、一个有魔力的一个夜晚。
第二个是我们的选择标准。我们这本童书不是选择给小孩看的,不是那种非常简单的书。为什么要叫魔法童书会?因为童书看似简单,但是要读懂它是需要一点点魔法的。而且,优秀的童书是可以让孩子从小看到大的,是可以伴随他的成长的。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样一本有关中国人的历史,一个十部系列大制作的开篇之作,可能正是我们当下青少年非常需要的。到底这是一本什么样的,别开生面的书呢?
我想先邀请我们魔法童书会的一个小粉丝,8岁的嘉宝和她的妈妈,她们也是思南读书会的常客,请她们先给我们来朗读一段这本书的序言。好,请嘉宝和她的妈妈。
嘉宝和她的妈妈朗诵,《诸神的踪迹》序:
“中国的神话浪漫温暖,摇曳生姿。每位神的故事都很简短,就像中国的诗。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的神与西方的神不一样,中国的神与人生活在一起,不神秘。每个节气,每个节日都要打交道。甚至不需要一个特别的日子,也可以跟神有个来往。神时时都能遇见。厨房里有灶神,大门上有门神。屋后的树林里有树神,门前的水井里有井神。村边的小庙里有土地神,城里面有城隍。有人作恶多端了,不要担心,有雷神来劈他。才子抑郁不得志,魁星会送一支让他才思泉涌的妙笔。立春迎春神,芒种之后饯花神。干旱时要祭龙神,大暑要送瘟神。中秋祭月神,立冬要唱《玄冥》之歌,祭冬神。过年了,更是所有人与所有神的狂欢节。
中国的神太多了。人间有神,山水间有神,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要神做代言人。要理清一个头绪不容易。记录这些神灵的古书也很多,而且十分纷乱。《山海经》《吕氏春秋》《淮南子》《太平御览》《列子》《史记》《路史》《绎史》等书中都有记载。能不能理清呢?可以的。因为中国也有类似于西方宙斯的这样一位主神。主神确立了,其他神就能看清次序。
中国的主神是中央天帝黄帝。不过要说明白皇帝,还要从春神慢慢说起。“(结束)
南京玄武湖新书发布现场,北河舞蹈剧场的舞者。编舞王佳维。
张弘:谢谢大家!谢谢嘉宝和嘉宝的妈妈!她们自己还开了个小小的电台,每看到有喜欢的书,她们都会以亲子共读的方式来记录她们阅读的感受。我听了之后,觉得非常享受。大家有没有觉得她们读出了中国书特有的味道?这本书的文字也是那样的摇曳生姿。
阅读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如吃饭,可能我们中国人吃一碗雪菜肉丝面,就觉得很舒服,比到外面去吃汉堡包要合适得多。而你读到了这样的文字,然后你又听到了熟悉的中国女性特别温柔的声音,书里面描写的各种意象,又是你非常熟悉的,种种童年的回忆,这些都会在你的脑海当中一一展现出来。
像这样的一本书,可能是在当下全球化时代浮躁涌动的现象中,我们非常渴望得到的一本本土读物。很有意思的是,写这本本土读物的有关中国人历史的作者,我本来以为是一位白头发的老先生,没想到是一位刚刚拎起保温杯的中年大叔,而且长得很帅,近几年一直旅居在巴黎。他说他每天晚上的习惯就是吃好饭以后,去巴黎的大街小巷转一转。在这样的溜达中,浮现在他眼前的都是西方欧洲文明的踪迹时,他脑子里面一直在回想我们中国的历史,那些有关中国的远古传说。
这束鲜花就是献给我们今天的这位作家,申赋渔老师。我们先请他上台来。
申老师请坐,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申老师是著名作家,著有《匠人》《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一个一个人》《半夏河》《逝者如渡渡》《阿尔萨斯的一年》《愿力》《不哭》等多部作品,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人文、环保等领域。先后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孙犁奖、中国新闻奖,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并被评为新浪年度十大好书、腾迅华文十大文学好书等。今天我们魔法图书会有一个粉丝说,远在新疆的粉丝委托他过来要申老师的签名。
申老师,你觉得你的这部有关中国人历史的书,和你之前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或者说,现在写中国人历史的书还蛮多的,那你可不可以非常坦诚地告诉我们,不要有保留,你的书和他们的书相比,有什么样的不同?
申赋渔:我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先要感谢一下在座的诸位。因为很多朋友在六点钟不到的时候,就在这个门口排队,等着进活动现场,我很感动也很感谢!同时我要跟你们讲,在你们来之前,我也已经站在外面在等候了,一直等你们全部进来了,我也是在最后才进来的。我想通过这样一个行动来表示对大家的感谢。现在,在这个地方,我再次感谢大家,今天能够来参加我们这样一个读书活动。
刚才张老师问到这本书到底跟别的书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难回答。因为如果你讲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有一些自卖自夸的嫌疑。因为你跟别人不一样,就说明你很有特色。我就简单谈谈我是怎么思考的,至于有什么不一样,或许别人写得比我更好。
首先,写中国历史的书,写中国神话的书现在有很多。我的初衷,就是想把我们碎片化的神话拼起来。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等这一类的一个一个小故事的,我就在想,精卫是谁呢?夸父,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后来,他有没有家族,他的家族哪里去了?以后有没有听说过?后羿射日,后羿是什么时候的人?大禹治水大家都知道的,那么女娲补天呢?什么时候补的天?是在遥远遥远的古代,还是在我们尧舜禹哪一个时代?在我们的《山海经》里面,在我们的《吕氏春秋》里面有一些记载。刚才嘉宝妈妈读的序里面,我列了一些书目,以后再把涉及到的相关的书,列一个长长的名单,发到网上。大家对神话更感兴趣的,可以去读这些书,这样就可以知道以上疑问的出处了。我花了很长的时间,读了几十本,甚至上百本的书。每一本书里面都是一些碎片,最后把这些碎片,慢慢地像做拼图一样,拼成了我今天的这本书。
我这么说,就是我这本书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把碎片化的内容,整理成比较有条理、有系统、有体系的内容。从盘古开天辟地,就是天地是怎样产生的,到女娲造人,然后就有了人类。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在这片土地上是怎样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从神农氏、炎帝、黄帝,最后再到夏商周,把这些内容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理了一遍。它是按照时间的线来写的。我把刚才所讲到的,所有你们非常熟悉的神话故事,全部放在这条线里去。你读的时候会发现,这个时候发生了这件事,原来夸父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夸父是怎样消失的呢?由于他和蚩尤联合起来一起跟黄帝打仗,打败了,被黄帝消灭了,夸父族就没有了。这一个一个坐标就这样确立了。看了这本书以后,你会发:哦!原来我们中国的神话也是成体系的,不比西方古希腊的神话逊色多少,是完全可以与之相媲美的,是能够让读者获得更清晰的感觉的。
第二,我非常希望青少年能够读到这本书。我在写作的时候,把那些生僻的字我全都加了汉语拼音。这样的话,不仅仅是孩子,包括我们大人也可以读了。说实话里面很多字我也读不出来,我也是查了以后才知道它怎么读,理解了它的意思。因为我自己觉得都这么烦,还要查字典,我就不能把这个麻烦带给读者,所以我尽量加注了拼音。大家在读的时候,就会很顺畅,不会停下来,再去翻字典。
第三点,从流畅的角度,从考虑孩子阅读的角度,我做了很多的工作。这本书孩子能读,家长能读,像我这个年纪的三四十岁的人也能读。各人能够读到不一样的东西,我在里面加了很多周礼,周朝的礼仪。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什么是礼仪之邦,礼仪是怎么来的?最早的说法,是怎么一个说法,这些也都加进去了。我们很多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包括我自己。其中有一个地方,我还在跟他们交流,我不是很清楚,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就为了大概二百字的内容,终于把它弄清楚了。但是写在我的书上,只有二百多字。
北京某小学。
张弘:这二百多字说了什么呢?什么礼仪?
申赋渔:这二百多字,我现在先讲一点点。
张弘:剧透一点,剧透一点。
申赋渔:比如说结发夫妻,什么是结发夫妻?还有就是弱冠之年,还有待字闺中,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就写在《周公》的这一篇里面,把来龙去脉都写清楚。再简单地讲一讲待字闺中。古代女孩儿到了15岁以后就成人了,她有成人礼,这个成人礼跟男的20岁成人礼不一样。男的20岁成人礼就是弱冠之年,要戴帽子的。弱冠之年带三种帽子,一个是可以参军打仗了,戴的是武士一样的皮帽子,说明你有当兵的资格和权利了,在20岁之前是没有这个资格去参军的。第二个就是可以戴一种祭祀的帽子,说明你成人了,可以参加家族的祭祀了,小孩儿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样大型的祭祀的。另外,还有平时生活的帽子。所以弱冠这一天,他要戴三种帽子。先戴个帽子,拜一下自己的母亲,再出来换一个帽子。我们现在的成人仪式,就是买个生日蛋糕,吹一下蜡烛就可以了,古人是很隆重的。那么女孩儿呢?女孩儿在15岁生日的时候,成人了。一般来说,古人结婚比较早,15岁就已经找好了对象,也都已经相过亲了。在孩子出生的时候,父亲给她们起好名,成人这一天,由宾客给她们取字。比如说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古人都有字的,诸葛亮,字孔明,跟亮也是有些关联的。再比如说张飞,字翼德,飞,飞起来,翼就是翅膀,都是要有关联的,男的取字就是这样取的。女孩儿取字比较麻烦,她定了亲以后,必须要把未来夫家的姓,加到字里面去。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还有什么某某氏、张刘氏、刘张氏,就要把夫家的姓,加到自己的字里面去。如果她没有找到人订婚怎么办?她必须等待夫家的这个字,不等到这个字就不行,所以叫待字闺中。
这样的书,我们说起来是给孩子看的,其实里面包含着很多古代的文化、礼仪。它不仅仅适合孩子和家长阅读,还适合各个层面的,对中国古代的、上古时代的历史感兴趣的人。他可能从里面获得一些意外收获,他就会发现:哦……原来出处在这个地方。我在写作的时候,也不断有意外的发现,意外的惊喜。我很喜欢历史,而且自己读历史,做笔记,将近20年时间了。但是这几年才刚刚开始写的,即使这样,我写的时候突然会非常非常高兴,因为又发现了以前没有读到的知识点。我不断地写作,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有收获,不断地有喜悦。我也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把我自己得到的小小的喜悦,跟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就啰哩啰唆讲了这么多。
张弘:申老师把我后面准备要问的问题都回答了,不过我听了很感动。他做了20年的准备,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跟我读到的近年来大家都在写的关于远古神话这样体裁的作品不一样。他有自己的体系,自己的脉络,看得出是下了很多功夫的。他每一个故事,都会写到这是出自《淮南子》,那是出自《吕氏春秋》等等各种出处。这不是根据民间传说,随便就拿来写的,申老师还是有很多自己的学术研究来做基础的。我很想问申老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光这本《诸神的踪迹》就写了两年吧。写的时候,申老师在他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bbfz/2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