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张娟娟专栏善用动静结合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6794946.html

张娟娟

张娟娟,岐山县麦禾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陕西省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成员。陕西省教学能手,宝鸡市学科带头人,宝鸡市课改标兵,岐山名师。宝鸡市“名师大篷车”讲师团成员,国培计划“送教下乡”项目授课教师,岐山县“国培计划”项目教师培训专家团队成员。曾参研各级课题多项,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多次,曾主编校文学社刊物《青春足迹》,参编各类教辅用书多本。教研论文《学生阅读不良行为习惯探析及矫正》获陕西省基础教育成果三等奖、宝鸡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任教以来,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在写作方面形成了“以读促写、板块训练”的教学特色。座右铭:热爱生活,生活即语文;热爱语文,语文即生活!

编者按: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生活中动静相映成趣的画面无处不在,若有善于观察的眼,有善于捕捉的心,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身边景都那么妙趣横生,在动与静的衬托中,你便会感慨:生活无处不风情。

TEXT

善用动静结合行文妙趣横生

张娟娟

“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法,即选择某些动态的事物和静态的事物来描写,使其相互映衬,从而突出各自的特点,也有利于描绘出一种更为真实、生动的场景;或者是把本该运动的事物写成静态,把本该静止的事物写成动态,借以突出事物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考生能在中考作文中将这种技法运用得游刃有余,效果也一定会非同凡响。

动静结合,主要分为四种: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化动为静。

第一、以静衬动。以静衬动就是作者的原意是想表现某事物的动态,可是却写了其他相关的事物的静态,借以来衬托所写事物的动态。这种欲动先静的方法,可以更加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如学生佳作《我的同桌》,文中写道:“我同桌真的很另类。上课了,教室里安静了,同学们都蔫蔫地准备上课。可是我同桌,欣然跑到讲台上去,领起了一首歌唱起来,而且大幅度地打着节拍,他的动作之搞笑、眼神之诡异,足以让我们笑得前俯后仰。老师来了,我们顿时安静了,这时,人人都已经变得精神抖擞……”这里,写了同学们的静、蔫,衬托了主人公“我的同桌”的动态,下文也接着描写了同桌的动态,很好地突出了同桌的特点“另类”。

第二、以动衬静。以动衬静就是作者本意是表现某事物的静态,却写了其他事物的动态,借以表现所写事物的静态,其他相关的事物动态写得越成功,所写事物的静态特征就越鲜明。如学生佳作《一个难忘的夜晚》,写道:“我和伙伴走散了,心里害怕极了。周围很静,我听见了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听见了我的衣服和树枝摩擦的‘簌簌’声,还有我心脏的‘咚咚’声……这一切都令我毛骨悚然。忽然,树林里传来了‘沙沙’声,好像有什么东西朝我过来。我屏息凝视、侧耳聆听,此时,我浑身颤抖,只剩下了牙齿的‘咯咯’声……”这里,作者极言夜之静,选择了几种声音,如“急促的呼吸声”“衣服和树枝摩擦的簌簌声”“心脏的咚咚声”“树林里传来了沙沙声”“牙齿的咯咯声”等,用真真切切地听见周围的声音这一动态来反衬夜的静态,夜有多静,全来自于这几种声音。

第三、化静为动。就是把本来静止的事物,却赋予它动作,进而表现它的某种特点。如学生佳作《瞭望》,写道:“我兴高采烈地坐在了上层,一会儿,只见站台向后方慢慢地撤退,我知道,火车开动了。我趴在窗口瞭望,两边的树木、建筑也越来越快地向身后扑去,远处的高山蜿蜒后退,好像巨蟒在舞动……”本文,作者把静止的站台、树木、建筑、高山写成了运动的状态,着重突出了群山的蜿蜒起伏这一特点,不仅让画面具有了动感,而且也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更加突出了“瞭望”的不同寻常的感觉。

第四、化动为静。就是把本来运动的事物,却让它静止下来,进而表现它的某种特点。如某学生的佳作《第一次爬山》中写道:“只见远处一条宽幅瀑布悬挂在山间,就像是给峡谷定制了一幅珍珠做成的窗帘,此时还不能听见声响,我就已经对它爱慕不已了。越来越靠近瀑布了,却先看见了一潭水,水中的游鱼一动不动,连影子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天呐!难以想象,上面欣喜若狂,飞流直下,下面却安之若泰,风平浪静,这是怎样一种胸襟?……”文中作者把本来运动的瀑布写成了静止的窗帘,体现瀑布的美、大自然的美;把运动的游鱼写成静止的状态,体现了游鱼的闲适和潭水的静态。所以自然而然地阐发议论“上面欣喜若狂,飞流直下,下面却安之若泰,风平浪静,这是怎样一种胸襟?”

我的节能环保小汽车

岐山县麦禾营初级中学任腾

我的家乡在杨柳村,山坡匍匐在村子周围,村庄好像安稳地躺在了摇篮中,俨然变成了被包裹的婴儿。空中偶尔会掠过几只不知名的小鸟,时不时有一阵“啾啾”声。远处,烟雾缭绕,静赏良久,这岂不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若是到了夜晚,一切还是那么静谧美好,只听见河水一路唱着歌谣,快乐地奔向远方……

10岁那年,家乡过庙会,一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我魂牵梦绕的小河边,结果一切令我失望,好景全无,我带着疑惑去问爸爸,爸爸说:“这都是人们不注意生态保护导致的结果。”我忽然产生了一种想法:我要做一名环保设计师,设计出节能环保的小汽车。它不用汽油做动力,能净化空气,能在天上飞,地上跑,水里游,可以把自然界的污染源清除掉,让人类健康、快乐地生活。

终于,若干年后,我的梦想得以实现,我和我的实验团队设计出了拥有我想象功能的环保小汽车。

它能节能免排。它不需要加油!阳光明媚的时候,无论行走还是停止,都是它最好的充能机会。起风了,风可以为它充满能量;下雨了,雨水又会变成它的能量;打雷了,雷公可以成为它的能量;闪电了,电母可以为它添加能量。就连雪花、冷气也可以为它蓄能……

它能净化空气。它不仅不会排放有害的尾气,它还像一棵会移动的大树,开到哪里,哪里的空气就清新起来。停到哪里,它就把氧气释放到哪里。让人们永远呼吸到凉凉的、甜甜的空气。

它可以上天飞。我给它装上了可折叠、可隐藏的翅膀和螺旋桨,一旦遇到堵车或者障碍物,它就可以像直升机一样飞起来,速度和陆地上一样快,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在车位紧张的时候还可以停放在楼顶。

它可以下水游。我设计的环保小汽车遇到江河,立刻会像变形金刚一样变成小型轮船的样子,在水面漂浮起来,匀速前进。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闹铃把我吵醒,原来是一场梦,不过,发明超级节能环保小汽车,却成了我永恒的梦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让节能环保小汽车开进大街小巷,出口全世界,让它成为人们最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动静结合,特点突出。习作一开头,就成功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技巧,突出了家乡的静谧美好。作者“化静为动”,给“山坡”赋予“匍匐”的动作,给“村庄”赋予“躺”的动作,把静止的事物仍然写得妙趣横生,情趣盎然。紧接着,小作者把一个真实的有静有动的山村描写成完全静止的“山水画”,这又是“化动为静”法。最后,写到了晚上,小作者又“以动衬静”,用“河水一路唱着歌谣,快乐地奔向远方”这个动态的描写,来衬托“若是到了夜晚,一切都那么静谧美好”,即夜晚家乡的静谧美好。总之,开头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生机勃勃、诗情画意的农村田园美景。

想象丰富,主题鲜明。小作者以梦的形式,写了自己的愿望。特别介绍了“节能环保小汽车”的功能,真的让人对青少年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美好愿望、纯真理想而拍手叫绝。如果人人都有这等意识,那我们就会永远安居在绿色的家园。

(此文发表于《学苑新报》年中考读写版第11期3版)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是经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并授牌成立的陕西省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之一。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以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骨干,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为核心,以培养优秀教师和提升教学效益为目标,努力打造成具有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的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团队。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曹公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宝鸡市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陕西省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任职于宝鸡市教研室,宝鸡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兼任陕西省中语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硕士导师,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首批专家,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座余场,多家语文杂志“封面人物”。发表教研教学文章余篇,主编、参编教育教学书籍余种,出版专著《本真语文》《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超越梦想:语文考试与评价》《阅读教学教什么》等,主持、参与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

投稿邮箱:cgqmsgz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eirixinbaoa.com/mrxbjj/22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